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水門事件的前因後果

  尼克松總統堅稱自己對掩蓋水門事件真相的行為一無所知,他說他從未鼓勵手下在競選過程中採取任何不當手段。但歐文委員會根據證詞判定白宮和競選委員會成員有罪。

  但謊言最終還是被戳穿了。除迪安外,尼克松的前白宮工作人員亞歷山大·巴特菲爾德也站出來揭露說,在總統辦公室的談話都錄了音。參議院要求白宮交出錄音帶,尼克松一開始堅持不交,甚至動用權力解除負責調查此案的獨立檢察官考克斯的職位。在民眾抗議的怒潮中,尼克松最終不得不交出錄音帶。錄音帶證實了總統與水門事件的直接關係。尼克松於1974年8月辭職。

  水門事件的主要起因

  水門大廈地處華盛頓特區西北區潑托馬克河畔,由一家五星級飯店、一座高級辦公樓和兩座豪華公寓樓組成。大廈正門入口處,有一個人工小型瀑布飛流直下,水花飄舞飛揚,使整個建築群有了“水門”的美稱。

  1972年6月17日晚上,美國民主黨總部的一位工作人員離開水門大廈後,偶然回頭看了看自己的辦公室,他驚異地發現,已經熄了燈的辦公室裡有幾條光柱在晃動。不對呀,同事們都已經走了,誰又進了辦公室,不開燈,卻打著手電筒到處亂照。他馬上回到水門大廈,把疑點告訴了保安人員。保安人員立即搜查了有關的房間,抓到五個戴著醫用外科手套、形跡可疑的男子,其中一人名字叫詹姆斯·麥科德,自稱是前中央情報局僱員。其實,他是尼克松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負責安全工作的頭頭,奉命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設備。第二天,《華盛頓郵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事件。正在佛羅里達州比斯坎島度假的尼克松總統聞訊後,心裡不由咯噔一下:如果民主黨抓住水門事件追查下去,他不但連任無望,而且馬上就會名聲掃地,有可能立即下臺。

  他哪裡還有心情度假,第二天就返回了華盛頓。白宮,總統辦公室。已經是深夜了,尼克松還在與幾個最親密的助手們緊急商討應對措施。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大家都沉默了下來,有的猛抽著雪茄,有的端著咖啡杯卻久久不送到嘴邊,目光都集中到尼克松身上。尼克松思考再三,終於發話了:“不是有三個古巴人嗎,麥科德以前也參與過‘豬灣事件’,那麼就把水門事件解釋成古巴人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進行的竊聽活動。霍爾德曼,你去見一見中央情報局局長,叫他出面,以國家安全為理由,不要讓聯邦調查局插手。叫那幾個被抓的人不要開口,多花一點錢沒關係。還有,白宮裡的人在大陪審團那裡不要再胡言亂語了,這事由迪安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