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南宋亡國之君趙還扳回了一城

  1276年,元軍攻陷都城臨安(即今杭州),五歲的南宋小皇帝趙(史稱“宋恭帝”)在太皇太后謝氏的懷抱中向元軍投降。

  南宋大臣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不肯放棄,擁立趙的異母兄、七歲的趙昰(音是)為帝,成立了逃亡政府。陸、文、張三人號稱宋末三傑,當然這屬於比較悲情的稱號。火山文學

  到了兩年後,即1278年,趙昰在顛簸中去世,眾人不得已又擁立另一個小孩子,也就是趙昰和趙的異母弟,時年六歲的宋末帝趙昺(音丙),繼續努力抗元。

  1279年,崖山海戰失敗,宋軍最後的軍事力量覆沒。面對逼近的敵軍戰船,趙昺嚇得大哭,陸秀夫不願做元軍俘虜,先逼迫自己的妻子投海自盡,接著勸說趙昺應為國死,不要效仿趙投降後受他人凌辱。於是將玉璽栓在趙昺身上,背起趙昺跳海而死。

  這是一件即悲壯又諷刺的事情。當年的小皇帝趙被人左右而投降;如今的小皇帝也是被人左右而投海。兩個小皇帝都沒機會自己做主,但結局是一樣的,都變成了歷史的炮灰。

  陸秀夫帶著小皇帝跳海以後,據說剩下的後宮女眷和諸臣大多跟隨赴死。七天後,海上浮屍約十餘萬。

  自此,南宋王朝從理論上覆滅。張世傑在厓山海戰之後不久便死於颶風海難。文天祥在此前即被元軍俘虜,始終拒絕投降,後於1283年,在元大都被處死。

  中國的漢族政權就此中斷。

  投降皇帝趙的歷史緋聞

  上面說了。宋恭帝趙和宋末帝趙昺,兩個小皇帝都沒機會自己做主,都成了歷史的炮灰。

  不過炮灰和炮灰相比,還真不一樣。

  宋恭帝趙雖然在歷史上成為亡國君主的代表,但至少還是活了下來。元朝提供的待遇也還不差,忽必烈封他為瀛國公,甚至還將公主嫁給了他,故趙倒是一直活到晚年,壽命也不算短,作為資質平庸無奇的皇族末裔,趙的人生已經相當成功了。

  因為趙曾經的住處與元明宗和世瓎(音辣)在早年流亡時生活區域相近,故後世還流傳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