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大臣錢謙益竟明碼標價倒賣皇位?

  重返京城,性情大變

  崇禎元年(1628年),魏忠賢一黨被滅,東林黨再次得到發展的機會。錢謙益升任禮部侍郎,回到了京城。

  這次返京,錢謙益性情大變,一心要將權力握在自己手裡,憑著自己已是東林黨倖存下來資歷最老的人,四處活動,發誓拿下下一份工作幹首輔。然而錢謙益一輩子始終不缺絆腳石,走了魏忠賢,還有同屬禮部的尚書溫體仁和侍郎周延儒。他們原本想和錢謙益公平競爭,但錢謙益不擇手段,指示徒弟瞿式耜黑白兩道同時上手,硬是把他們趕出候選人名單。

  這兩人失敗後,聯手一致對外,給得意中的錢謙益安上了“蓋世神奸”的綽號。崇禎對奸臣極為敏感,生怕重蹈哥哥天啟的老路,於是下詔將錢謙益革職,攆回老家。溫體仁和周延儒則高高興興一起進入內閣。他們怕錢謙益東山再起,於是就唆使他人誣告,害得錢謙益於崇禎十年被打入刑部大獄,差點被治罪。錢謙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四處求爺爺告奶奶,才被放了出來。

  經過這次打擊,錢謙益在崇禎一朝幾乎未受重用。之所以用“幾乎”這個詞,是因為在崇禎十七年間一連換了50個宰相後,國家非但未能好轉,反而越來越差。病急亂投醫的皇帝想起了錢謙益,決定起用他。但是下聖旨的使臣沒跑過李自成的大軍,使臣還沒見到錢謙益,北京城就已被攻破,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明碼標價,兜售皇位

  明朝滅亡了,但是老朱家在江南還有一多半資產。作為明朝的第二首都,南京擁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機構,安置了一些不得志的官員。錢謙益和一干大臣集中到南京,準備擁立一位朱元璋的後代登基稱帝,重建明朝。當時崇禎的三個兒子全都沒能跑出北京,能挑選的也只有藩王了。

  當時可供選擇的有福王、桂王、惠王和瑞王。後三個遠在西南,路途遙遠,最近的只有跑到淮安的福王朱由崧。但是以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當年在國本之爭中反對前任福王朱常洵立儲,害怕他的兒子秋後算賬,所以傾向於擁立同樣避禍淮安的潞王朱常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