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唐朝後宮的人性化

  根據品級的不同,各級宮妃享受的待遇也不同。第一等的夫人是除皇后之外最高等級的人,相當於宰相級別的人,服侍她們的人包括數目龐大的隨侍女官,宮女,針黹婦,雜役等等,加上負責後宮炊事用度的宮女,比一個宰相府的人還要多。另外,還有一些工作是宮女們不能勝任的,於是就出現了由太監們充當勞力的如下機構:

  掖庭局:主要負責掌握後宮簿籍;奚宮局:負責管理後宮的疾病以及死亡;內僕局:這個機構比較有趣,主要負責後宮的照明系統,當時的照明用具是蠟燭,所以他們就負責管蠟;宮闈局:這個是最忙的部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秘書處,事無鉅細,全要操心,包括有掌扇、給使等等職務;內宮局:類似於今天的財務部門,負責倉庫及出納。

  除了這五大局外,為了把這些美女們養得白白胖胖的,皇宮裡還設置了內侍省,共有內侍(長官)四人,內常侍六人,內謁者,監六人,內給事八人,謁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二人及寺人二人。他們作為太監的管理機構,負責培訓、考核宦官,保證向後妃們提供一流的服務。

  太監宮女們伺候后妃,后妃則伺候皇帝。她們的伺候時間集中在晚上,為了體現人人有份,又兼顧尊卑有別,皇帝每月的夜生活安排是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來安排的:每個月的前十五天,月亮越來越圓,而後十五天則漸漸變缺,所以呢,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御妻一直輪到最高的皇后,而十六到月底前則反過來由地位高的輪到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