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三國同名同姓的兩個劉

  先說討董卓的劉岱。他是東漢皇族,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人,系曾任揚州刺史、後被孫策打敗的劉繇之兄。初平三年(192),青州黃巾軍數十萬人攻入兗州,他不自量力,出兵迎戰,結果被黃巾軍殺死(《後漢書·獻帝紀》:“青州黃巾擊殺兗州刺史劉岱於東平。”)。當時,曹操正在當東郡太守(東郡系兗州所轄的一郡),便在濟北相鮑信等人擁戴下領兗州牧,擊敗青州黃巾軍。從此,曹操有了一大塊地盤,實力大大增強,為其一生功業打下了根基。

  至於攻打劉備的劉岱,也字公山,卻是沛國(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曾任司空長史。曹操自建安元年(196)迎漢獻帝都許後,多年任司空,行車騎將軍,執掌朝政。這位劉岱官任司空長史,自然是曹操的心腹了。他跟隨曹操東征西討,因功而封列侯。建安四年(199),曹操命他與中郎將王忠攻打劉備(《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蜀書·先主傳》均有記載),這時,距兗州刺史劉岱之死已經七年了。

  由於兩個劉岱名同字也同,確實很容易被誤認為一個人。

  羅貫中本人就發生了混亂。嘉靖元年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二《李傕郭汜殺樊稠》節的末尾寫道:“青州黃巾又起,聚眾百萬,頭目不等,將兗州牧劉岱殺訖。”這就明確交代了兗州刺史劉岱的結局。但在卷五《曹公分兵拒袁紹》節中,則又寫曹操“差前軍劉岱、後軍王忠同引兵五萬,詐打丞相旗號,去徐州擒劉備。”讀者自然可以看出,這個劉岱應該是另外一個人。然而,緊接著的《關張擒劉岱王忠》節卻又冒出這樣一句:“玄德曰:‘劉岱昔為兗州刺史,虎牢關伐董卓時,也是一鎮諸侯。今日為前軍,不可輕敵。’”如此明顯的前後矛盾,真使人摸不著頭腦。究竟哪一段敘述正確?是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被青州黃巾軍殺死呢,還是前後有兩個劉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