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1939年南京毒酒事件

  這之後的很多天,詹長麟表面上像沒事人一樣,內心卻緊張不已,此後他行事更加小心謹慎。

  1936年2月起,詹長麟的哥哥詹長炳也進了日本總領事館當僕役,兄弟倆成了“同志”,都效力抗日,收集日本人的情報。

  詹長炳、詹長麟兄弟二人為人樸實誠摯,在日總領事館中做事認真細緻,因而深得日本總領事館先後幾任總領事的信任。

  沉默的地下工作就這樣一天天繼續著。

  日軍進南京城之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南京城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悲慘的圖景之下,詹氏兄弟也未能倖免。財產遭劫,房子被燒,半生心血毀於一旦。甚至,連妻子也遭到日軍強暴。家恨、國仇和長期在日本人手下勞作的壓抑交織在一起,沉沉地堆在詹氏兄弟的心底。

  腥風血雨後,六朝古都全城籠罩在日軍的恐怖統治下。

  日軍血洗南京城,彷彿是要刻意告訴中國人:不歸順日軍,會有怎樣的下場。倖存的南京市民看著日軍耀武揚威,敢怒不敢言,有苦只能往肚子裡咽。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詹氏兄弟還要繼續潛伏下來刺探情報,必須回到日本總領事館做僕役。忍字心頭一把刀。雖然身負家仇國恨,詹氏兄弟卻只能強忍著胸中的怒火。詹長麟明白,自己赤手空拳,如果和日本人硬拼,無異於以卵擊石。

  1937年8月日本總領事館關閉,詹氏兄弟也暫時回家。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後,日本總領事館恢復,因原在白下路的舊館被戰火燒燬,改設在鼓樓旁之原日本駐華大使館內。

  由於日本政府一直到1940年11月才“正式承認”汪偽政府,因此在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後,直到1940年11月,日本當局設在南京的最高外交機構就是日本總領事館。

  白天裡,詹氏兄弟仍然不動聲色地給日本人做著僕役,但暗地裡卻加緊刺探情報。他們心裡已經不再滿足於日常的情報工作,希望能找到一個機會,給日本人致命一擊,報仇雪恨。

  詹氏兄弟白天默默做工,悄悄刺探情報,晚上悄悄把情報傳出去。在旁人眼裡,他們也許只是日本人的“狗腿子”。

  苦等了一年半後,機會來了。

  1939年6月初,詹長麟得知,日本外務省次長清水留三郎及隨員要在6月9日到南京領事館視察。詹長麟立即把這一情報向上報告。

  6月8日,詹長麟看到日本領事館發出不少請柬,6月10日晚,日本公使兼總領事堀公一將要在領事館舉行一場大型酒會,歡迎清水次長及隨員。

  日偽眾高官受邀參加酒會。日方計劃參加酒會的有:“華中派遣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中將、參謀長吉本貞一少將、副參謀長鈴木宗作少將、軍報道部長谷荻那華雄大佐、特務機關本部部長兼偽“維新政府”的最高顧問原田熊吉少將,以及谷田大佐、高僑大佐、公平中佐、巖松中佐、三國大佐、島本少將、三浦大佐、澤田海軍大佐、田中中佐和秋山大佐等;偽“維新政府”方面的有:偽行政院長梁鴻志、立法院長溫宗堯、綏靖部長任援道、內政部長陳群、交通部長江洪傑、司法部長鬍礽泰、教育部長顧澄、外交部長廉隅、財政部次長嚴家熾、實業部長王子惠、南京市市長高冠吾等。

  這份名單幾乎囊括了當時駐南京的日本“華中派遣軍”的首腦以及偽“維新政府”的骨幹。詹長麟立即將這一情報火速上報。

  1939年6月8日,日本總領事館開始為這次盛大宴會忙碌起來,詹長麟被分配去為宴會買酒。

  一次投毒行動在同時積極籌劃著。詹長麟被選定為投毒的實施人,並被要求與日軍同歸於盡。

  對於慘遭日寇鐵蹄踐踏的南京人民來說,這是一次絕好的復仇機會。隱忍了許久的詹長麟毅然接受這個任務。

  “把毒藥投入酒瓶,是整個行動最重要的一步,決定成敗。我完全能做到。”詹長麟仔細研究了投毒的程序後提出疑問,“問題的關鍵在於:這毒藥有沒有效果?能不能毒死人?如果毒藥根本毒不死人,就是把我賠進去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