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國史上最硬氣的王朝!

  但是強手就是強手,只過去了3個月明軍就在北京城下打敗了企圖趁亂佔領北京的瓦刺大軍。而不是驚慌失色,趕快想著賠多少錢,讓多少土地。

  明朝中期,發生了倭寇騷亂的嚴重事件,倭寇都是些什麼人呢?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裡有記載,江南海警,倭人佔30%,中國叛徒佔70%。其實他們的大首領也大多是中國人如王直,李光頭,許棟,嚴老山,沈南山......他們實際上是由中國地方豪強勾結海盜為核心,裹脅沿海貧民。僱傭日本浪人的集團。而他們又和葡萄牙人,日本走私商人結盟。

  那時內地明軍因為上百年沒有打過仗了,戰鬥力已經下降。他們按照規定實際上是70到80%,每天種地交納糧食,20到30%每天疲於繁重的公共工程,修建河堤,大墓,宮殿。也就是班軍。他們實際上就是一群有管理的農民和民工。那個時候只有在邊境的明軍才是正規軍。他們只是國家農奴。

  倭寇在萬里沿海地區,神出鬼沒,遊走不定的游擊戰術,裡應外合的配合和相對好的待遇,武器,經驗。使這些民工級別的明軍拿他們沒有辦法。很快明朝就訓練了一支專門剿滅倭寇的機動部隊,還從西南地區調來了適用於東南沿海山區的山地部隊。

  但是強者的適應能力總是很好的,很快明軍就建立起了有效的預警機制,機動靈活的調動部隊,出動水師在海上攔截,攻擊。1548年的一次水師突襲行動,一舉端掉了雙嶼的倭寇巢穴,斬殺數百名倭寇。4月大明水師在九山大洋海戰中一舉殲滅了一隻倭寇船隊,斬殺首領稽天新四郎等2000人。接著在1549年1月的走馬溪戰鬥,斬殺包括葡萄牙海盜在內的倭寇200人。1553年3月大明水師攻破大首領王直在列表的總部,隨後又在表頭,北交2次海戰中擊敗倭寇。

  經過1555年的王徑江,陸徑壩戰役殲滅2500名倭寇,徹底掃平沿海所有倭寇。

  歷史逐漸明朝建國的第224年,明軍開始抗日援朝的戰爭,在朝明軍以少勝多,充分發揮了中國在火炮上的長處,大敗日本豐臣秀吉的20萬戰國精英。並且在戰爭結束後,在北京紫禁城下公斬日本戰犯。威震日本,大振國威。

  走到了明朝末年,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我們先不提因為進入了罕見的冰凍時期,給這個以農業為主,人口眾多的國家帶來的毀滅性打擊。也不提因此造成的連續的乾旱,蝗災,和因為災害而廣泛流行於北方的天花,鼠疫等烈性傳染病,給這個國家的實力造成的摧毀性打擊。

  也放下由於紛亂的黨爭造成的領導階層的混亂,稅收制度的不能夠數目化管理,和第一次全球經濟的衰退,給國家在戰略領導,經濟造成的巨大損失和失誤。

  就只說戰鬥,其實明朝後來是在三線作戰,世界上強大如納粹德國,拿破崙的法國,羅馬......都不能堅持兩線作戰,更何況三線作戰?

  先說說南線作戰,這個知道的人並不多。

  天啟皇帝元年,四川永寧大土司奢崇明,和另外一個大土司之亂

  波及川黔雲桂四省,死傷百餘萬,從天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後持續17年,大規模交戰持續9年。

  先是永寧大土司奢崇明叛亂,進攻重慶,成都,全川大震。後來4000明軍在女將秦良玉的帶領下奪回成都,重慶,但是叛軍主力卻安然撤退,2年2月水同大土司安邦彥叛亂,兩股叛亂軍合併一處,包圍貴陽,明軍主力當時都在往東北調動,兵力極度空虛。短時間裡不會有援軍到達,貴陽守軍只能無限期的堅守,盼望奇蹟的發生。城裡守軍加上緊急招募的民兵只有7000人,而城外叛軍多達100000多人。是明軍的15倍。雙方竟然反覆爭奪達10個月之久,明軍沒有糧食,就吃用死去的人。最後時刻城裡軍隊,百姓只剩200人。卻無一兵投降,其壯烈古今無雙,震爍古今。

  天啟3年12月,明軍擊破安邦彥叛軍,斬殺18000人。後明軍分兵5路,殺入土司腹地,俘虜元兇偽大梁皇帝奢崇明,和他的宰相蔡金貴,妃子,將軍等1000多人。土司叛軍遭到重創,假意求和,明軍急欲北上同意了他們的要求。但是就在返回途中,叛軍就在山澗伏擊了明軍。

  明軍震怒立刻回師,在汪家衝,宅吉屯,織金等會戰接連大勝。天啟5年6月,安邦彥勾結各地土司和越南聯合進攻,10倍於當面明軍,但是明軍忠勇將士以決死之心與叛亂軍決戰,大破50000叛亂軍。其後叛亂軍轉入利用西南山區的游擊戰,最終在崇禎2年9月,明軍全殲殘匪數萬人,斬殺安邦彥。平定了西南土司妄圖獨立的夢想。

  中線暴民軍:

  過去以為他們有多神勇,後來才發現和明軍的戰績是敗多勝少,而且大敗,慘敗多,明軍還通常是以少勝多。要不是明軍一再應為北方告急,急需調動部隊過去,姑息寬恕他們。他們就是實力再大100%,也不是明軍的對手。

  1627年突然發生的大破壞,如同一個謎,旱災使帝國的西部,變成了傳說中的魔界,大批大批的人們靜靜的死去了,成為荒漠的世界。日落的餘暉下變成荒漠的農田上風沙四起,令人不寒而慄。澄陽縣一個叫王二的人帶著幾百名走投無路的饑民,殺死了知縣,後逃入山中,大暴動開始。

  但是在曹將軍帶領下不到10000明軍一路追著比他們多10倍的100000多暴民軍狂打,從陝西到甘肅,從甘肅到陝西到山西。崇禎5年明軍調集京軍,川軍,河南兵,鹽兵,毛葫蘆兵,營兵,土兵共30000人把比他們多6,7倍的暴民軍包圍,裡面有闖王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大天王,八大王,八金龍,老回回等幾乎所有頭面人物十幾萬造反大軍徹底包圍在太行山與黃河交界的繩池渡。造反大軍無路可退,就以假投降欺騙了明軍,走出包圍後繼續叛亂。

  暴民所過之處,把騾馬裹帶一空,連家屬婦女也乘騾馬。遇到明軍,以小股騎兵引誘到伏擊地點,再以大隊暴民圍攻。用重金廣佈諜報,監視明軍動向,攻城時,先派入內應,內外夾擊,暴民騎乘騾馬動輒百里,明軍步兵無法追擊。

  1634年崇禎7年,幾經戰鬥,陳奇榆終於在一個四處絕壁的峽谷,車廂峽把李自成部36000人,死死包圍住。只要從絕壁上面往下扔火石,發射弓箭,或者乾脆不動困死對方就可以了。可是在這個生死一瞬之間的時刻,李自成主動向陳奇榆提出願意投降,回家種地。而陳奇榆也就偏聽偏信,還就當真了。結果李自成走出險境之後殺掉了押送官,重新造反了。

  此時號稱造反大軍第一強的闖王高迎祥從陝西進入河南,在汝寧與張獻忠等人會師,30萬大軍,連軍營百餘里。盧象升部下大將祖寬親自帶領2萬關寧軍突然發動突襲,接連於11月15日,20日,26日連續擊敗30萬造反大軍。1636年崇禎9年正月,盧象升帶領祖寬,祖大樂,羅岱部關寧軍救援被闖王高迎祥圍攻的安徽潞州,高迎祥,張獻忠匯合各路暴民連營百里,晝夜攻城。關寧軍趕到後擊破暴民大營大獲全勝,一路追殺到河南的七頂山。重創第一強的闖王高迎祥精銳騎兵。隨後開始追擊敗退的暴民,向河南與湖北交界的大山趕去。在陝西的洪承疇帶領的2萬秦軍,川軍也把10多萬暴民。向這邊趕,準備聚殲暴民于山中。就在這個關鍵時刻6月滿清軍隊突破長城喜峰口殺入北京近郊,崇禎皇帝急忙命令盧象升帶領關寧軍祖寬,祖大樂,李重鎮部,火速開往北京抵禦滿清軍隊入侵。8月滿清軍隊退回關外,為了北京的安全崇禎皇帝任命盧象升為宣大總督,保衛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