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自明朝以來與安南的淵源

  永樂皇帝一聽,這還差不多,就派了五千精兵護送著陳氏後人回安南登基。哪想到黎氏皇帝在半島上伏兵十萬,把陳氏的後裔連同明朝的五千精兵全部給消滅了。這消息傳回到南京永樂皇帝耳朵裡,永樂暴怒!

  老朱家怒了!這很嚴重!

  朝野上下聽說了,人神共憤!堂堂天朝王者之師,竟然被安南人算計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朝野上下也不管朱元璋不準討伐安南的警告了,大家一致贊同出兵討伐安南,興師問罪去,要把大明王朝的面子給掙回來。永樂皇帝戎馬一生,手下的精兵強將剛受過靖難之役的洗禮。1406年,一支號稱八十萬的大軍投鞭斷流,很快就攻克了安南都城。

  安南百姓一看明朝的軍隊這麼強悍,反正黎氏父子逃離都城,原來的陳氏王族被趕盡殺絕,找不出來個像樣的本地人當皇帝,索性就投降了明朝,希望提出明朝在安南設置郡縣治理安南,安南納入明朝版圖。永樂皇帝當然欣然接受,大明朝興師遠征,所圖也不僅僅是為安南陳氏國王報仇吧!

  1407年,明朝消滅安南胡朝之後,得到了府州15個,人民320萬,將佔領的越南土地稱為“交趾布政司”,安南成為明朝的地方行政單位。

  只可惜安南這個國家雖然文化禮儀上仰慕中華,以中國為師,但要論政治立場上卻不甘淪為中國的郡縣。從1407年攻佔安南開始,一直到1426年的二十多年間,安南一地不斷湧現地方反對勢力,讓明朝的軍隊疲於應付。永樂多次派兵反覆征討,才能夠維持明朝名義上的統治。

  永樂皇帝死後,剛剛繼位的明宣宗索性於1427年下令從安南撤軍,廢除交趾布政司。據估算,明朝佔領越南之後,每年的軍費最少也在300萬兩以上,而明朝從越南征收的賦稅,最多的一年也只有區區的7萬兩銀子。如此,明朝佔領安南的這二十多年,每年都要花近300萬兩銀子供給軍政開支。長此以往,對明朝財政無疑是個沉重的負擔。更何況,來自於北邊蒙古人的威脅始終存在。明王朝要同時維持南北兩線的長期戰爭狀態,有些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