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宋仁宗:愛人江山兩不誤!

  果然,看到宋仁宗為自己受了這麼大的委屈,明明他並沒替自己辦成事,可張貴妃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主動迎上前去向他道歉。面對大聲嚷嚷、一臉憤然的宋仁宗,張貴妃小心翼翼,很久都不再提給家人封官的事情了。

  張貴妃身為大宋帝國的第二夫人,自然少不了人來巴結。宋仁宗富有天下,他的寵妃自然也啥都不缺。大臣王拱辰(李清照的曾外公)因為反對慶曆新政,刻意打壓蘇舜欽和范仲淹,被宋仁宗貶到地方擔任知州去了。他想調回京城,便千方百計蒐羅了一個定州紅瓷器獻給張貴妃。定州瓷本就是宋瓷中的珍品,紅瓷更是定州瓷中罕見的變種,據說顏色猶如硃砂,晶瑩剔透又如美玉。

  張貴妃見到後愛不釋手,但知道宋仁宗不喜歡后妃和大臣來往、干預朝政,只是偷偷賞玩。有一天宋仁宗突然到來,張貴妃來不及藏好定州紅瓷,被宋仁宗發現了。宋仁宗一看大怒,生氣地問:“安得此物?”

  張貴妃看到仁宗大怒,也不敢隱瞞,供出了王拱辰。宋仁宗更怒:叫你不要收人家的禮物,你怎麼就是不聽!他不但是嘴上說說,還抄起柱斧(宋朝皇帝經常拿在手上的一種裝飾品,類似玉如意),一下子把珍貴的瓷器砸碎了。張貴妃一臉愧色,連忙下跪請罪。王拱辰自然也沒有被調回。

  可是,就算張貴妃宣揚自己絕不收禮,還是有許多人想破腦袋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心意”。出身名門、位高權重的名臣文彥博也不能免俗。張貴妃的父親和文彥博的父親早年相識,文彥博想借張貴妃之力拜相,就費盡心思找了一匹珍稀的用金線編織的蜀地燈籠錦獻給張貴妃。張貴妃大喜,做成一件華麗的禮服,並在上元佳節宮廷大宴時穿上,一時豔驚四座,連宋仁宗都頻頻注目。可是,當宋仁宗聽說這匹燈籠錦是文彥博所獻後,就算宴會上人多嘴雜,易惹是非,宋仁宗還是頓時沉下臉來,給了張貴妃一個大大的難堪。

  不過,宋仁宗還是很注意分寸的,要讓自己心愛的女人斬斷和所有人的人情往來,不大現實,也沒有必要。王拱辰獻上定州紅瓷,宋仁宗一斧砸掉;文彥博獻上燈籠錦,宋仁宗只是給點兒臉色。

  關鍵在於,王拱辰是因為反對朝廷新法、且惡意陷害朝臣而被貶的,這種人絕對不能輕易赦免,所以宋仁宗態度強硬,而文彥博和張貴妃畢竟算是世交,互相有點人情往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一個是后妃,一個是朝廷重臣,並且是呼聲很高、即將拜相的朝廷重臣,兩人一旦勾結,很有可能操縱朝政,所以宋仁宗必須防患於未然。於是,按照正常程序,宋仁宗仍然任命文彥博為宰相,但當御史提出,文宰相曾經獻給張貴妃燈籠錦時,宋仁宗趁機發難,將文彥博罷相,以警醒自己的女人們。為了安撫貴妃,那個提出彈劾的御史隨後也被罷官,算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