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我決不拿士兵去換元帥!

  1943年8月13日,德國飛機從空中撒下傳單,上有一張一個鬍子拉碴的男人的照片,身著紅軍的大衣,周圍是德國士兵,圖下的文字是:“這是雅科夫·朱加施維裡,斯大林的長子,第44坦克師第14榴彈炮團榴彈炮連連長,7月16日在維捷布斯克附近同數千其他官兵一起投降當了俘虜。你們也學習斯大林兒子的榜樣,投降吧!”

  雅科夫被俘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斯大林處,這無疑是對斯大林的一大打擊。禍不單行,戰場上處處失利,如今又加上個人的不幸。德方的宣傳攻勢有增無減,8月份又出現了一張傳單,上面寫著:

  親愛的父親,我被俘了,身體還好。不久就要到德國一個軍官戰俘營去。待我不錯。祝您健康。問大家好。雅沙。

  蘇聯軍事偵察機關試圖摸清雅科夫的下落,派出了幾個營救組,均無功而返。許多地下工作者和偵察員在向莫斯科通報雅科夫的情況時暴露了身份。

  德寇興高采烈。斯大林一怒之下,命令逮捕雅科夫之妻尤麗婭·梅爾策,罪名是給德國人當間諜。尤麗婭在古比雪夫蹲了一年半的監獄,直至雅科夫去世的消息傳來方才獲釋。

  成噸的傳單繼續撒向蘇聯軍隊和毗鄰前線的地區,傳單上印有斯大林長子同德國高級軍官和特工人員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下面則是“放下武器”之類的呼籲。

  【雅科夫慘死的經過】

  雅科夫被俘,是確有其事?還是納粹德國的謠言攻勢?當初忽而說雅科夫不在人世,忽而又說他已逃出虎口,令人莫衷一是。

  關於雅科夫為國捐軀的詳情,直至37年後才大白於天下,此時距斯大林去世也有27年之久了。實際上,早在1945年德國投降時,英國政府即已獲悉斯大林長子的慘死的經過。英外交部官員建議將這份文件束之高閣,他們說:兒子犧牲的詳情細節,只會引起斯大林元帥無謂的悲痛。直至後來英國媒體獲准查閱檔案材料,方知當初為何要做出這個決定。

  雅科夫被俘後曾先後輾轉好幾個地方:柏林蓋世太保的拷問室、呂貝克戰俘營、哈默爾堡戰俘營。起初關入集中營的監獄,後來則移至對外保密的囚室,囚室位於特別監禁營,用一道高牆和通上高壓電流的鐵絲網與集中營隔絕開來,由黨衛軍看守。

  1943年2月,因德軍在斯大林格勒遭受慘敗後,雅科夫拒絕參加反蘇宣傳,蓋世太保首腦希姆萊親自下令將他押送至距柏林僅20公里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當時德方曾試圖通過紅十字會的渠道,用雅科夫同斯大林格勒被俘的保盧斯元帥作交換。但斯大林斬釘截鐵地表示:“我決不拿士兵去換元帥!”

  雅科夫犧牲的經過駭人聽聞:他是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自殺身亡的。英國飛行員托馬斯·庫欣曾與雅科夫同在該集中營,所有與雅科夫一起關在該集中營的英國飛行員,僅托馬斯·庫欣一人活的長壽。他對此記憶猶新:

  即使在納粹分子中間,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也是臭名遠揚。押送到該處的多半是蘇聯戰俘。僅1941年一年,這個集中營就槍殺了1800名蘇聯戰俘。隨後幾年,戰俘死亡率更是一路走高,因為喪盡天良的納粹醫生拿戰俘充當試驗中的“海豚”。薩克森豪森原有20萬蘇聯戰俘,至戰爭結束時,倖存者已不到一半。

  集中營旁邊有個單獨的囚室,是“珍貴戰俘”的住處,納粹可以用他們與同盟國手中的德國俘虜作交換。雅科夫被押送至此,胸中塊壘揮之不去,他為紅軍在斯摩稜斯克市郊的失敗感到羞愧,且良心上受到譴責:未能履行父親誓死保衛斯摩稜斯克的命令。德寇千方百計地摧垮他的意志,卻未能得逞。

  雅科夫本想去做苦工,德方卻讓他享受“高級戰俘”的特權。他所居住的一號囚室,共住了5個人。有客廳、兩間臥室和兩個洗手間。雅科夫和莫洛托夫的侄子瓦西里·科科林佔了一半的面積,另外一半居住著被擊落英國戰機的機長托馬斯·庫欣和其他兩名飛行員——威廉·墨菲和奧布賴因。由於思想意識方面的分歧,雅科夫與英國飛行員之間常有語言衝突。據文獻記載,雅科夫經常說等戰爭結束,紅軍就要把英國的公爵、王子、伯爵、勳爵和男爵統統消滅,他認為這些人都充當了“希特勒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