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列寧時代腐敗就相當嚴重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1935年到莫斯科訪問,驚訝地發現連“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也置身於深深的特權腐敗之中,在金碧輝煌的別墅裡,為高爾基服務者多達四五十人。

  赫魯曉夫時代:向幹部特權腐敗體系發起首次攻擊。赫魯曉夫上臺後,向斯大林一手建立起來的幹部特權腐敗體系,發起了蘇共歷史上的第一次主動攻擊。在他的命令下,很多官僚特權被取消,如“信封制度”、免費早餐午餐、免費別墅、專用汽車等。官員們在斯大林時代的高薪也被大幅度砍削。但這些都不足以從根本上消滅幹部特權腐敗———列寧時代就是個例子,這些官僚特權在當時是非法的,但這些官僚特權仍然興盛不衰。所以,赫魯曉夫採取了另一種“釜底抽薪”的方式,即實行幹部任期制與輪換制。最後,這些丟掉特權的官僚們下決心要趕走赫魯曉夫,成了勃列日涅夫的“政治盟友”。

  勃列日涅夫時代:蘇共腐敗幹部們最幸福的黃金期。勃列日涅夫的上臺,很得力於“在赫魯曉夫手裡失去腐敗特權”的幹部們的支持;作為回報,勃列日涅夫為這些幹部們創造了蘇共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極好的腐敗環境。不但恢復了被赫魯曉夫取消的所有幹部特權,還增加了新的特權項目。

  勃列日涅夫始終衝在腐敗的最前線。他任總書記之後,任用了大批親信,包括自己的許多親屬。如勃氏的女婿丘爾巴諾夫,僅10年時間就從一個普通民警一躍而成為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在1976-1982年間大肆貪汙受賄,釀成震驚全國的“駙馬案”。整個勃列日涅夫時代,“蘇共的許多書記、州委書記、邊疆區委書記、中央委員都捲入了骯髒勾當”。高級領導人彼此勾結、濫用權力、貪汙受賄的案件層出不窮。除個別案例外,大多數腐敗案件都是勃列日涅夫去世後才被揭露出來。勃列日涅夫個人的貪婪在這場腐敗盛宴中起到了強烈的“示範”和“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