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蒙古為何花費四十年才攻下南宋?

  從1235年到1241年的六年裡,蒙宋之間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各有勝負。後來,杜杲、孟珙大敗蒙古東路軍,孟珙大敗蒙古西路軍,解除了蒙古大軍對南宋的威脅,蒙古軍因受到重創不得不撤退。第一次蒙宋戰爭以蒙古失敗而告終。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之後,其子貴由繼承汗位,期間也曾率軍攻打四川,也以失敗告終。三年之後,貴由去世。125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長子蒙哥成為蒙古大汗。蒙哥在位期間,發動了蒙宋之間的第二次戰爭。蒙古大軍為了避開長江天險,採取迂迴包圍戰術,兵分北、中、南三路:南路十萬大軍直取大理國,經廣西,進入長沙;中路由蒙哥率領南下四川,進入重慶;北路由忽必烈率領,進入武漢。三路大軍計劃在武漢會合,然後順江東進,直取臨安,一舉滅亡南宋。火山文學

  但是,戰爭沒有如此簡單。雖然南宋名將孟珙、杜杲早已病逝,但蒙古北路軍和中路軍仍然在武漢合州遭到宋軍的頑強抵抗,久攻不克。最後,蒙哥大汗戰死,蒙軍撤退。蒙哥死後,蒙古內部陷入汗位之爭,忽必烈也急於回國搶奪汗位。但是,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南宋權臣賈似道卻揹著朝廷前來議和,雙方簽訂了議和協議,蒙軍開始撤兵。1260年,蒙軍全部撤回北方,蒙宋的第二次戰爭結束。蒙古此次南征,大汗戰死,三路軍也無功而返。第二次蒙宋戰爭結束後的四年裡,蒙古一直處於內亂之中,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雙方展開內戰,也無暇南顧。1264年,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結束了蒙古四年的內亂。但是,南宋朝廷並沒有抓住蒙古內亂的有利時機發展自己,朝政更加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