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害慘老舅的侄子

  不過說真的,清朝200來年的歷史,其滿清貴族對於漢族的官吏永遠都是保持歧視,不平等態度對待的。

  好了,說主要的,為什麼王輔臣與吳三桂親如子侄,卻沒有在眾人皆反的時候起兵造反,直指京城呢?

  原來事情壞就壞在吳三桂的親外甥吳應麒這小子身上,因為吳三桂惟一的兒子吳應熊在北京為人質且已被康熙處決,吳應麒就坐上了吳三桂子侄中的頭把交椅,因此驕橫至極。

  一次,王輔臣出征雲南鎮雄一帶的烏撒蠻族,眾將領在一馬姓總兵軍營中聚餐,酒酣耳熱之際,輔臣忽見自己飯碗裡有一隻死蒼蠅。那做主人的馬總兵馭下酷虐,部下有過,動輒用一根木棍杖責,曾以細微的過失,棍下打死過人,得了個諢號“馬一棍”。王輔臣就為人而言,是比較厚道的。他出身僕傭之家,對社會底層充滿理解和寬容,並不想伙伕因之受到責打,放下飯碗作罷。不料有個王總兵眼睛很尖,尖叫著指向王輔臣飯碗,輔臣哈哈一笑:“我等槍林箭雨走出來,出百死,得一生。便有蒼蠅,我亦吃得下去。”意在一語掩過此事。偏偏世間蠢物甚多,這個王總兵生性不解人意,非要打賭看他是否真的能咽這團據說是高蛋白的東西,輔臣因話已出口,居然強撐著連蠅帶飯一口下肚。一旁吳三桂的侄子吳應麒撲哧一聲笑了:“人與兄賭食死蠅,兄便食之;若與兄賭食糞,兄亦將食糞耶?”

  這個遞進邏輯的假設使輔臣勃然大怒,起身斥罵:“你自恃是平西王的子侄,敢當眾羞辱我!人家懼怕你們吳家子子孫孫,我卻不怕!且看我如何掏出你吳家子孫的腦髓,嚼其心肝,挖其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