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吳王闔閭因何而退兵出楚

  秦楚聯軍一路東來,遇到了夫概的先頭部隊。

  夫概完全沒把楚國人當回事,還以為和以前一樣只會逃跑,但一交手,形勢就變了,殺紅了眼的楚國人硬是不要命的往前衝,把吳軍打的大敗!

  這一次,楚國人終於威風了,他們追著夫概打。秦軍則是錦上添花,在後面幫著吶喊助威,也都樂呵呵的跟著楚國人,乘勝追擊。夫概急忙後撤五十里,派人去向吳王闔閭告急。

  秦楚聯軍首戰告捷,信心倍增,繼續向前推進,與躲在隨國的楚昭王勝利會合。

  吳王闔閭也急忙調兵遣將,前來迎戰秦楚聯軍。

  但是戰況非常不利。酒色過度的吳軍,都被掏空了身子,毫無往日的銳氣。雙方交戰了三四次,吳軍僅勝楚軍一次,而敗績為三次,其中大敗一次。

  看到吳軍由盛轉衰,雄風不再,隨國的國君終於笑了。

  當初逼他交出楚昭王的時候,他找人算過一卦,卦上說“西鄰為虎,東鄰為肉。”現在已經應驗了,西方的鄰居是秦國,東方的鄰居是吳國,按照卦上的象徵,秦國是一隻老虎,而吳國是一塊肉。

  老虎吃肉。戰況因為秦國人的介入而轉變了,看來戰爭的結局,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吳軍雖然連敗了三次,但是吳王闔閭拒不撤軍,他不願看到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好不容易獲得的如此高額的利潤,又豈肯就此輕易鬆手?闔閭不再進攻,轉為防守,牢牢的死守著這得之不易的勝利果實,與秦楚聯軍耗在一起,而秦國人打仗都是死腦筋,只知進不知退,雙方就這樣曠日持久的膠著著,難分難解。

  秦國出兵是六月,雙方或戰或耗有三個月,到了九月的時候,夫概先走了。《左傳》上說:“九月,夫概王歸,自立也。”

  夫概看到吳王闔閭硬撐在那不能抽身,忽然心動,他就搶先溜了,偷偷潛回吳國,假稱闔閭已死,自己應該登基為吳王!趁著國內空虛,勾結越國,夾攻吳國,答應事成之後,割五城相謝越王。

  在這個節骨眼上,夫概突然反了,自立為王。

  後院起火,闔閭大驚!這就不得不撤軍了。因此,他留下孫武與伍子胥,退守郢都,自己帶著伯噽,十萬火急的趕回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