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鄭板橋的“仇富情結”

  鄭板橋的官到底當得怎樣?上司對他肯定是不滿意的。“板橋性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範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又如故,為上官所斥”。這是蔣寶齡《墨林今話》中的一段文字,在上司眼裡,鄭板橋沉湎詩酒,完全是一副不務正業的樣子。

  而在百姓心中,鄭板橋體恤愛民堪稱楷模。例如為了不驚擾百姓,他出巡時不打“迴避”與“肅靜”的牌子,微服訪貧,遇到窮困學子,他還自掏腰包搞點“希望工程”。

  有一年,黃河發大水,濰縣發生大饑荒,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鄭板橋冒著被上司處罰的風險擅自將官倉打開,連鄰縣的災民也一起救濟,而且還強令富人輪流煮粥,供災民食用。秋季,百姓們無法歸還糧食,他乾脆讓人把債券燒了。這段時間,他寫了《孤兒行》《逃荒行》《還家行》記其事,並刻了一方名為“恨不得填滿普天飢債”的圖章,很有點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味道。

  所以,鄭板橋離任之時,百姓戀戀不捨,“遮道挽留”,家家為他畫像,並自發在濰城海島寺為他建立了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