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舉鼎絕臏”的由來

  一個國君因為與人比試力氣而死去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很罕見的了。

  秦武王舉鼎

  秦武王,生於公元前329年,嬴姓,趙氏,名蕩。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君,於前310年至前307年在位。秦武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君王,他不像那些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那樣擅長治國之術,建立了名垂千古的功績,相反他從小便長得人高馬大,力大無窮,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或許是因為他自己孔武有力的緣故,他對那些跟自己一樣勇猛的人也很青睞,他對這些人都予以重用,把他們留在自己身邊。

  在這些猛士中,就包括一個叫孟賁的人。據明朝文學家馮夢龍所寫的長篇小說《東周列國志》記載。這個叫孟賁的人勇不可當,書中形容他如果在水面上遊行,那麼他連水裡的蛟龍都不怕;如果他在陸地上行走,那麼就算是老虎和豺狼都要避他三分,他發怒的時候,聲音可以震動整個天地。雖然說這裡的描述可能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但孟賁的的勇猛應該是沒有疑問的。但是他和秦武王之間進行的一場舉鼎的比試,卻直接造成了武王的早逝。

  當時秦軍在大將甘茂的率領下攻克了韓國的重要城池宜陽,逼近了古都洛陽。秦武王帶著任鄙、孟賁兩人大搖大擺地進入了洛陽,他們在太廟看到了周王室所鑄造的九個大鼎。這下秦武王的心按捺不住了,他問孟賁是否能夠舉起大鼎。孟賁當然不會拒絕武王的要求,只見他大喝一聲,兩手抓住鼎耳,大鼎就這樣離開了地面將近有半尺。武王看到孟賁舉起了大鼎,當然也不能退縮,於是邁開雙腿,使出全身的力氣,鼎也被舉起了半尺,這時意外的情況發生了,秦武王在放下鼎的時候不小心砸到了自己的右腿上,只聽一聲脆響,他的脛骨全斷,立即昏了過去。武王隨後便不治而亡,享年二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