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偉大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

  這年的8月,凱末爾再露鋒芒,指揮土軍打退了沙俄軍隊對安納托利亞東部的猛攻,收復大片失地。俄軍總參謀部心服口服,承認他是土耳其“最負盛名、最勇敢、最有才能、精力充沛、最富獨創性”的將軍。

  然而,凱末爾的軍事天才並不能挽救土耳其戰敗投降的命運。1918年10月底,奧斯曼帝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昔日的殖民地被協約國瓜分得乾乾淨淨。老謀深算的英國還鼓動土耳其的周邊國家,妄圖將它肢解分裂。

  國難當頭,凱末爾挺身而出,著手把全國各地分散的愛國組織統一起來,他向戰友們發出吶喊:“祖國的領土完整和民族獨立正處在危機中”;他號召戰友們:“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獨立”。

  不久,凱末爾毅然辭去軍職,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國的鬥爭中。在他的推動下,議會在1920年1月通過了莊嚴的土耳其獨立宣言《國民公約》。

  但是,協約國很快正式佔領了伊斯坦布爾,驅散議會。凱末爾抓住時機,於4月23日在安卡拉發起召開大國民會議,成立了以他為首腦的國民政府。他開始組建正規軍,並與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建交,締結了友好條約;爭取儘可能多的國家的同情與支持,為獨立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黑雲壓城城欲摧。1920年6月,希臘軍隊在英國的支持下,大舉進攻,企圖扼殺土耳其的獨立運動。希軍攻勢猛烈,第二年8月,九萬希軍向安納托利亞內地發起總攻,企圖一舉攻克安卡拉。危難時刻,凱末爾出任國民軍總司令,他果斷地下令土軍撤退到薩卡利亞河(土耳其西部的一條河流),重新修築防線。希軍進攻的炮聲已經傳到安卡拉市區,市民、政府機關紛紛撤離,但是,凱末爾鎮定自若,給全軍下達了一道充滿必勝信念的命令:“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在浸透同胞們的鮮血之前決不丟棄”。

  凱末爾日夜在前線巡視。一天,他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折斷了肋骨,將士們懇求他治傷休息,他堅決不同意,帶傷指揮戰鬥。全軍士氣高漲,經過二十二天的血戰,終於贏得了薩卡利亞河戰役的大捷。土軍從此由守轉攻,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突破希軍防線,把希軍趕下了地中海,活捉了敵軍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