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抗清義士英雄夏完淳巧罵叛徒

  據清朝初年的民間文獻記載,公元1647年九月秋節的這一天,在南京西市的法場上,人潮湧動,共有四十三名抗清義士在鮮血淋漓的屠刀下英勇殉難,夏完淳便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面對眼前這位面容白皙、神色無懼的翩翩美少年,殺人無數的劊子手竟也忍不住戰慄,最終只能咬牙閉眼揮下手中的砍刀……

  通過這段文字描述,當可得知夏完淳他犧牲時的年齡只有十六、七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大好年紀,並且在這之前不久,他剛剛娶妻,尚未看到自己的孩子來到人間,尚未享受天倫之樂,更不曾體驗為人父親的歡樂和喜悅。

  夏完淳殉難後,他的妻子秦篆頓時陷入家破人亡的絕境,悲痛欲絕,精神幾近崩潰。數月後,她於艱難中生下亡夫的遺腹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折,夏家終於無後。孤苦無依的秦篆失去了唯一的精神寄託,她終於看破紅塵,削髮為尼,懷著對夏完淳的永久思念,常伴青燈古佛,孤獨地度過了一生。

  夏完淳巧罵叛徒的故事

  有關明末抗清義士夏完淳巧罵叛徒的故事,正史上記載的很少,然而民間傳說卻很多。由於沒有正史記載,很多人認為夏完淳巧罵叛徒的故事純屬虛構,但也有一部分人對此深信不疑。

  說起夏完淳巧罵叛徒的故事,很有些諷刺意味。據民間普遍流傳的說法,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明永曆元年,清兵大部隊入關以後,抗清起義軍力戰不敵,致使清軍很快攻克了南明小朝廷。

  在明朝將士中,年僅十七歲的夏完淳作為起義軍的主要骨幹被清軍俘虜。清軍見這位眉清目秀的小將橫眉冷對,一身傲骨,便有意招安他,於是好言勸降,勸他要“識時務”,不可為了一時意氣白白葬送性命。

  夏完淳卻不為所動,寧死不屈。他明知這次清軍南下,領兵的主帥是原大明的遼東守將洪承疇,在錦州一戰時變節投降清朝,當了漢奸。於是,夏完淳故意高喊他要學英烈洪承疇,寧願一死保全名節也決不投降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