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鼓勵兒媳與兒子離婚的老王

  王安石的長子王雱年少聰慧,22歲中進士,卻遭子夭妻嫁,33歲抑鬱而逝。王安石的長子是神童,結果抑鬱了,逼死幼子趕跑妻子,只活了33歲。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與改革家,曾兩度拜相,主持變法。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王安石就生了個非常聰明的兒子王雱,史稱其年少聰敏,並且還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王雱只有幾歲的時候,有個客人送給他家一頭獐和一頭鹿,客人想考考王雱,便問他:“哪隻是獐,哪隻是鹿?”可是,王雱此前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兩種稀罕的動物,見到王雱疑惑的神情,客人以為他被難倒了,沒想到,只是過了片刻,王雱就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獐旁邊的那只是鹿,鹿旁邊的那只是獐。”在座的人聽了,無不稱奇。

  因為聰穎異常,王雱很快就在眾多的人中脫穎而出,22歲就中了進士,仕途一帆風順,且著作頗豐。據《宋史·藝文志》載,王雱著作有《論語解》十卷、《注孟子》十四卷,另外《集註老子》二卷中有王勇一家;另據《宋史·王雱傳》載,稱其有《策》三十餘篇、《佛書義解》、《詩義》、《書義》等。王雱在學術上繼承了乃父之長,被時人稱作“小聖人”。

  另外同,王雱亦工於詩詞,他的詩詞寫得清新自然,頗有父風,但是,流傳下來的並不太多。他的《眼兒媚》清新婉倩,人所不能及——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另如他的《絕句》:“霏微細雨不成泥,料峭輕寒透夾衣。處處園林皆有主,欲尋何地看春歸?”劉克莊謂此詩殊有“乃翁思致”(《後村詩話》續集卷四)。

  王雱在學術與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卻不足拂平他內心的創痛,因為,官場上的爾虞我詐與勾心鬥角,讓王雱難以應付,內心本就十分敏感脆弱的王雱抑鬱了。王雱的抑鬱與別人不同,他的主要症狀,就是對家人疑神疑鬼,尤其是對妻子龐氏。火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