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朱可夫元帥的悽慘晚年

  後來,朱可夫在蘇共中央全會上承認,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成立這一學校是個錯誤,但他否認指控他是在秘密情況下建立這一學校的。因為他曾先後兩次就此問題向赫魯曉夫做過彙報,但赫魯曉夫卻不承認。由於沒有旁證,朱可夫顯然陷入了被動。另外,朱可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我的命令,誰也無權動用軍隊的一兵一卒。”他此言明顯是將自己的權力凌駕於黨的領導之上,也難怪赫魯曉夫非常不滿。

  赫魯曉夫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也指出,在擊敗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反黨集團”之後,朱可夫獲得了太大的權力,這開始使領導層的其他成員憂心忡忡。他們認為,朱可夫正企圖奪權,國家面臨軍事政變的危險。並稱,朱可夫在一次同軍區司令的談話中,流露出了這種意圖。國家領導人是不能讓朱可夫在蘇聯發動這種軍事政變的。赫魯曉夫這一說法,給朱可夫扣上了更為嚴重的罪名,這就不僅僅是要在軍隊中取消黨的領導了,而是要篡權奪位的罪名。

  1995年才徹底恢復名譽

  這場突變,無疑是朱可夫個人的重大悲劇。從此以後,他賦閒在家。即使1964年勃列日涅夫將赫魯曉夫趕下臺後,朱可夫也沒有被起用。朱可夫的晚年就是在淒涼中度過的。

  實際上,赫魯曉夫之所以要解除朱可夫的職務,是因為兩人在軍隊改革問題上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赫魯曉夫以改革者自居,軍隊的改革是他全盤計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朱可夫則死死抱住軍隊這一攤,不允許赫魯曉夫插手,更不允許他搞改革。

  於是,兩人頓時勢成水火。朱可夫曾兩次動用軍隊幫助赫魯曉夫鞏固政權,這無疑是他的功勞。但是在戰勝了敵手之後,赫魯曉夫也感到了恐懼。因為赫魯曉夫也明白,朱可夫也有可能幫別人打垮自己,因為他有這個實力。就這樣,赫魯曉夫對威望日增、權傾一方的朱可夫開始不放心了,這是他要解除朱可夫國防部長職務的根本原因。

  朱可夫元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未被平反,不僅如此,繼勃列日涅夫之後執政的契爾年科、安德羅波夫、戈爾巴喬夫等歷屆領導人都沒給朱可夫平反。直到1995年5月,俄羅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之際,朱可夫的名譽才被徹底恢復,他的大型青銅塑像被豎立在莫斯科紅場附近的馬涅什廣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親自為塑像主持了揭幕儀式。

  為俄羅斯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俄羅斯人民是不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