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揭秘史上真實的楊過

  釣魚城久攻不下,蒙哥煩躁起來,召集部下商議下一步戰略。將領術速忽裡認為蒙古騎兵不適應攻打嚴防死守的險要山城,現在大軍滯留釣魚城,對蒙古整體戰略佈局非常不利。他建議蒙哥只留少量軍隊圍困釣魚城,主力沿長江東下,水陸並進到湖北與忽必烈會師,按照原定計劃滅掉南宋。這是一個揚長避短,發揮蒙古軍隊靈活機動、兇猛彪悍特點滅亡南宋的正確意見。可惜,術速忽裡的意見遭到了蒙哥和其他將領的斷然否決。長期的勝利在蒙古軍隊中形成了驕橫自負的氣氛,術速忽裡被看做是迂腐懦弱的人。最後,會議達成了繼續攻城的意見。

  蒙古軍隊會議加強進攻,晝夜不休。一天夜裡,大將汪德臣還攻上外城馬軍寨,似乎成功在望。天將亮時,天空突然下起雨來,蒙軍攻城的雲梯又被折斷,軍隊被迫撤退。汪德臣很不甘心,單人騎馬徘徊在釣魚城下,一邊查探城池情況,一邊也想招降守軍。南宋官兵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對著汪德臣就是一頓弓箭和大炮。汪德臣被突如其來的炮石擊中,身負重傷,死在了縉雲山寺廟中。

  汪德臣是蒙哥最為倚重的金朝降將,也是蒙古大軍的先鋒。他的死給蒙哥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打擊。蒙哥扼腕痛惜,看著久攻不下的釣魚城焦躁不安起來。

  釣魚城差不多被圍了半年了,可南宋守軍鬥志昂揚。蒙哥就是想不通,城內的十幾萬人是怎麼獲得給養和軍需的。直到有一天,南宋守軍故意將重15公斤的兩尾鮮魚、上百張蒸麵餅和一封書信拋出城外。蒙軍撿到,交給蒙哥。信中說釣魚城數年前就開始囤積物資,準備戰爭了,現在城內物資充裕,即使再守10年也不會讓蒙軍攻下城池。蒙哥這才恍然大悟,心情也更糟糕了。與南宋的守軍相比,城外蒙古官兵的情況很糟糕。戰爭拖延得很久,蒙古人本來就對炎熱溼潤的氣候不適應,六七月的川東偏偏是酷暑時節,因此蒙古官兵不僅士氣低落,而且軍中暑熱、瘧癘、霍139亂等疾病流行。蒙古大軍已經成為了一支“疲軍”。

  七月二十七日,蒙哥突然暴斃城下。

  蒙哥的死是歷史上的一個懸案。《元史》的說法是蒙哥因為水土不服,早在六月就患上了病,拖到七月才死的。南宋的官方說法和《合州志》等資料則說蒙哥是被守軍打死的:七月,心急的蒙哥赤膊上陣,親自帶人到城下進攻。王堅率軍用猛烈的炮火反擊。蒙哥在作戰中負傷,熬到二十七日死在軍中。接受第二種說法的人很多。後來,馬可.波羅來元朝遊歷的時候,還從元朝的朝野上下聽到有關蒙哥被釣魚城守軍打死的傳聞。第三種說法是在第二種說法的基礎有所變化。據說,蒙哥負傷後,率領軍隊撤退。撤退途中,蒙哥死在金劍山溫湯峽(今重慶北溫泉)。不管怎麼樣,蒙哥死於釣魚城戰役是無疑的,人們爭議的是蒙古具體的死因: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蒙哥是被宋軍射死的。南宋詩人劉克莊在《蜀捷》詩裡說:“吠南初謂予堪侮,折北俄聞彼不支,撻覽果殲強弩下。”翦伯贊先生在《中國史綱要》中也對蒙哥之死持飛矢射死的觀點。現存於四川省合川縣釣魚城舊址釣魚山忠義祠內,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合州所立的《新建二公祠堂記》石碑碑文也說蒙哥是“中飛矢而死”。在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中蒙哥則是被楊過射死的。

  第二種說法是蒙哥因進攻連連受挫,最後憂慮而死。南宋人黃震編著的《古今紀要逸編》認為蒙哥因為屢攻合州釣魚城不克,且多次被挫敗於釣魚城下,急火攻心,以致憤死軍中。

  第三種說法是蒙哥溺水死亡。傳說蒙哥乘坐的戰船被宋軍潛水者鑿穿船底,落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