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魏忠賢宮中打架只為小情人

  至於客氏究竟看中了魏忠賢身上什麼好處?對此,後人的猜測頗多。

  一個很流行的說法是,魏忠賢當年給自己做的手術很不徹底,“餘勢未盡”(那個東西沒切乾淨),仍有表現不俗的性功能,且精通“房中術”。而客氏又生性好淫,所以她出於性的需要,選中了魏忠賢。

  這當然可以聊備一說。明代宦官道德普遍不大高尚,有個別“餘勢未盡”的甚至逼奸民女,最後鬧出人命案的也有。但魏忠賢被客氏看中,怕不會這麼簡單。

  我相信客氏首先還是更喜歡魏二爺的性格。客氏是不大守婦道,但她的所謂性要求,也可以向別人來索取,那個時候已經無人能夠約束她了。她之所以選擇與魏忠賢“一幫一”,是從全面來考慮的。

  在有關的史籍上,都特別強調了魏忠賢與魏朝性格上的不同。《明史紀事本末》說的是小魏“狷薄”、大魏“憨猛”。這也許可以看出一點性功能的差異來,但主要說的還是處世之道。看來,魏朝還是吃虧在性格浮躁上了——各位若在單位裡,遇到咋咋呼呼的人跟你過不去,均不用怕。這類淺薄之徒,遲早要敗事。

  而魏忠賢在入宮前,已有相當豐富的閱歷,這與從小長於深宮的宦官相比,是一大優勢。且入宮20年後,宮裡面的事情也精通了。他能示人以“憨”,就說明這傢伙處事的功夫已很了不得了。

  從更深層一點兒來分析,客氏此時已從默默無聞的冷宮保姆,一躍而為皇帝的“代理母親”,她自然會從長遠考慮,要選一個最合適的夥伴幫她統轄內廷,作為她維持皇帝隆寵的保障。

  客氏一介女流,地位即便再高,也不可能親任司禮監首腦。因此她選中魏忠賢,等於是選了一個代理人。當然,兩人後來的利益高度吻合,無所謂代理不代理了,幾乎成為一體。

  客氏其實並不是個政治人物,她所做的,無非是想“固寵”。但這女人為此所採取的手段,直接改寫了明朝末期的政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