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三六年四川縣長被嚇瘋

  餓瘋了的災民已飢不擇食了。有人運回兩缸燒酒,缸底破裂,酒流滿地。棲息王家鍋廠的饑民大吼一聲,蜂擁而上,雙手瘋狂地刨挖浸滿酒漿的土泥,往嘴裡填,往肚裡咽,結果紛紛醉死,橫著豎著擺了一大壩。

  那時的饑民行走路上,形同鬼魅,見饑民的震驚場景:(他們)衣衫骨瘦如柴,兩眼深凹,兩頰皮肉下垂……當時形容這些枯槁饑民有一專用詞彙:鵠面鳩形。

  飢餓的眼睛盯上了自己的同類

  當飢餓壓倒一切之時,人倫廉恥已被只為肚子而活的饑民拋之腦後。他們飢餓的眼睛盯上了自己的同類,開始自相殘殺!四川各地駭人聽聞的吃人消息充斥報紙版面:劍閣饑民炊食匪人臂”……

  有個叫石懋修的人和父親結伴走路,往返不過20多華里,卻接連看到12個死人。他清楚記得,自己來時有的人還在蹣跚前行,他回來時就成了“路倒”。最令他恐懼的是,

  當靖化縣縣長於竹君親眼見到這驚恐的一幕幕時,讀了半輩子“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的於竹君忽然覺得眼前恍惚。入夜,風嚎似鬼,慘月當頭,他精神失常了。

  於竹君精神錯亂後,覺得魯迅寫《狂人日記》痛斥吃人現象未免小題大做。這位學法律出身的縣太爺還引經據典地揮灑一文......

  人均災款四分錢省賑會主席下跪

  直面成千上萬的受災百姓,當時的國民政府採取了哪些應急的賑濟措施呢?據當時在四川省政府任職的甘典夔回憶:為賑災,省政府好不容易籌借了141萬元賑濟款,但這點錢如按災區120餘縣平均分配,每縣僅一萬餘元;如按受災人口三千餘萬人平均分配,人均不到四分錢!在粒米寸金的大饑荒年月,這四分賑濟款,跟沒給一樣。實際上,就連這可憐的四分錢也不會發到餓得眼睛發藍的災民手中。

  賑災人員出發前,省賑會主席尹仲老涕淚滿面,向發賑人員下跪,痛哭失聲。他哭求賑災官員看在千百萬忍飢挨餓的父老鄉親的面上,發發慈悲,務必將賑款發到災民手中。但在那個“賑災如致富”的黑暗年代,他縱然一片赤誠,又能打動幾人良心?

  對這種爛到根的官場腐敗,當時的有識之士看得清清楚楚,賑災款發到災民手中,簡直是天方夜譚!一些辦賑人員喪盡天良從救命錢中揩油,蓬溪縣一個小小的公安局長陶子國就貪佔賑款一萬多元!因此,一些開明士紳寧肯自己出資,以個人之力援助周邊災民,也不願與官府合作。

  四川籍大慈善家尹昌齡曾被省政府三番五次邀請主持川省賑務,卻被尹昌齡屢屢嚴詞回拒!尹昌齡認為,川省之災實為“人災”,而非“天災”,“終是人災一日不去,賑務一日難言”,故辭而不受。

  尹昌齡後在成都經營著名的“慈惠堂”,有屋千間,卻沒有一間是自己私產。平時吃飯,與孤寡殘疾一樣飲食。尹昌齡去世時,上萬人為他送葬。尹昌齡畢其一生精力為百姓謀福利,賑濟老弱孤貧,但他卻始終不與官府合作,即便被硬聘為國民參政會參議員,他也不回信,不理睬,每逢通知開會即藉故請假,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