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奸賊高俅原是文豪蘇東坡的書童?

  看來,《水滸傳》雖然是一部小說,所描述的情節卻也不虛。只是這高俅並沒有像蘇軾一樣剛直,而是一味投機鑽營,雖然官位做到太尉,最終還是留下千古罵名。

  不過,人們單純地認為,高俅僅僅是因踢得一腳好球而得到皇帝寵愛以至平步青雲,這未免小看了他。高俅不是尋常之輩,在為官弄權上還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數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對上司尤其是皇帝宋徽宗百般討好,迎合其志大才疏、好名貪功的心理。火山文學

  此外,據說高俅還獲得過邊功。史無記載,但是劉仲武在崇寧三年(1104)十月吐蕃趙懷德等叛宋的事變中,指揮得當獲得大勝而使趙懷德等復降,有學者認為當時高俅參加了該役。大觀二年(1108),童貫及劉仲武在西邊又取得了一次較大的勝利,他們成功招降了羌王子臧徵僕哥,收復了積石軍。徽宗對此十分高興,親自接見了劉仲武,頗為恩寵,並悉命仲武的9子為官。從徽宗的表現來看,他認為這是一次很大的勝利,高俅也有可能參與了其役。

  金聖嘆在評《水滸》時說過:“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作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於是,眾口鑠金,高俅在小說《水滸傳》中扮個丑角,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受過,也就不足為怪了。這就像是《說岳全傳》裡的秦檜成為宋高宗的替罪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