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喝酒猜拳的時候喊的“五魁首”是什麼來歷?

  其實,“五魁首”是“五經首”的簡稱,“五經”指的是《詩》、《書》、《禮》、《易》《春秋》這五本經典著作,讀書人苦讀這五本著作,以求功名,奪得魁首。

  明朝科舉考試的時候,考這五門,每一門的第一名叫“經魁”,每科前五名,俗稱“五魁”。

  “魁”就是首的意思。民間流傳的“魁”,指的是“鬼之腳右轉如踢北斗”。魁還是一顆星星的名字,魁星,又稱奎星,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奎木狼下界到在寶象國波月洞為妖,還將唐三藏變成了一隻老虎,就是魁星了,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掌文運。讀書人十分信奉魁星。據說“魁星點鬥,獨佔鰲頭”,所以許多應考的考生都會到遍佈全國的魁星樓、魁星殿去祈禱,有些考生考試時還會帶著泥塑的小魁星,或者在座位前貼上魁星的畫像,以希望魁星可以保佑自己,考個好成績,以期金榜題名。

  這便是民間酒席中划拳時“五魁首”一詞的來歷和“五魁首”的含義,看了此文是不是解開了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