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果戈裡有哪些孩子氣的行為?

  這樣的任性事,在果戈裡身上實在是數不勝數。

  第二,他是個令人捉摸不透的人。

  作為一個聲名遠播的作家,被自己的粉絲、讀者催更,詢問創作進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從果戈裡這裡,你想得到的答案統統都得不到,他要麼是直接不理你,要麼就是插科打諢,顧左右而言他,甚至編個瞎話,反正就是不說。

  問進度不說,那請教寫作技巧呢?他更是連實話都不說。

  有人問他,《外套》那麼惟妙惟肖的描寫是怎麼做到的?果戈裡回答說,很簡單啊,想像就行了。但是實際上,《外套》其實來自於果戈裡的一個老朋友講述的故事,記下朋友講的故事,就是果戈裡的寫作的竅門之一。

  《欽差大臣》和《死魂靈》的故事都是來自於普希金的,但是這個竅門他卻視若珍寶一樣看護起來,不肯告訴他人,就連記錄觀察筆記的本子也絕不給別人看。哪怕是有人不經意瞥見一眼,果戈裡也必然是勃然大怒,搶走收起來。

  果戈裡的朋友們對果戈裡的瞎胡扯也是無奈之極,為什麼去旅遊,到哪裡旅遊,或者有沒有真的去旅遊,真假都無從得知,不管他描述了多少細節,都有可能是假的,畢竟對於果戈裡這樣的描寫大師,編一個沒有漏洞的故事太簡單了。所以如果沒有別的證據,大家永遠沒有辦法知道真相。

  第三,有始無終。

  除了寫作之外,果戈裡很少有能夠有始有終地完成的事。

  最開始他做小公務員的時候,果戈裡不是遲到,就是曠工,領導批評他沒有責任心,不守規矩,他就乾脆辭職。就這樣,他陸陸續續換了好幾個工作。後來他到大學裡教歷史課,他也不好好上課,對自己的乏味無聊的工作非常厭惡,僅僅過了一年,他就因為和大學“互相厭棄而分手”了。他其實很有喜劇天賦,去面試演員卻又不認真準備,表現一塌糊塗,面試官最終給果戈裡下了一個定義,果戈裡什麼正事也幹不了。

  沒有了工作的果戈裡自然也就沒了收入,只能靠家人的接濟過活。

  但所幸從出生到去世,果戈裡的家人和朋友,都願意付出心力照顧他,正是因為家人和朋友的包容和支持,果戈裡的創作天賦才沒有被抹平,最終寫出了眾多傳世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