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禪讓制是好是壞?

  鹿毛壽知道燕王噲捨不得王位,便欺騙他說:“微臣觀察國相子之多年,認為他有上古賢人許由之風,不貪戀權位、不希求富貴,如果大王將國家讓給他,他必然不敢接受。這樣的話,大王既不會失去國家,而且還能留下讓賢的美名,何樂而不為呢?”燕王噲覺得這種操作很不錯,於是便真的讓位給子之,然後自己退居臣位,向昔日的國相朝拜,時在周慎靚王六年(前315年)。

  燕王子之在位時昏暴,引起國人痛恨

  鹿毛壽謂燕王:“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見《史記·卷三十四》。

  但讓燕王噲大感失望的是,子之並沒有辭讓王位,而且在稱王后還拼命壓制、排擠太子姬平,必須除之而後快。不僅如此,子之在位期間縱情酒色、為政暴虐,稍有不順心之處,便會大肆誅戮臣民,由是讓國中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姬平便聯合將軍市被討伐子之,雙方混戰數月,死者多達萬餘人。最終,姬平戰敗逃亡,市被被殺。

  齊宣王派兵滅燕,並殘殺燕王噲、子之

  然而子之並沒有享受多久的“勝利果實”,便遭遇身死國破的結局。周慎靚王七年(前314年),齊宣王利用燕國發生大內亂的機會,派大將匡章率軍北伐,僅用了50天時間便攻破燕都薊(今北京),並把燕王噲、子之全都剁成肉醬(“醢”),隨即又在燕國境內展開大規模的燒殺搶掠活動。齊軍的暴行激起燕國百姓的反抗,沒多久便被迫撤回國內。事後,燕國故臣擁立前太子姬平為王,即燕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