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東漢六大家族

  南陽鄧氏的鄧禹家族。這個鄧禹24歲就被封為了大司徒、萬戶侯等,在後續年間更是成為了東漢的第一開國功臣!而且鄧禹也是在眾多功臣中,深得光武帝劉秀的信任。而鄧禹對於家中的子女教育更是十分重視,自己的孩子們都必須各自保留一門手藝!鄧禹的家族顯然就跟著鄧禹成為了開國功臣,一直到鄧禹的孫子輩開始進行與皇室通婚,這樣一來也是身份再次轉變成了外戚!而鄧禹的孫女鄧綏也是成為漢和帝的皇后。而當漢和帝去世以後,鄧綏自然也是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也是任命了自己的兄弟鄧騭為大將軍,掌管著朝政。

  這樣的局面自然而然也就讓東漢皇帝成為了擺設,而鄧太后也是在臨朝稱制的16年中有著很多的作為。而這鄧太后在這16年內自然也是將家族中的眾人開始提拔,什麼凡侯、大將軍一下、中二千石等等官職上都是安排了自己的家族人員,這鄧太后也是給鄧禹家族帶來了無數的輝煌,這樣的權利想必也和皇帝差不了多少了。但是鄧太后去世以後,這漢安帝親自執掌朝政以後,自然也是對鄧氏家族展開了瘋狂的報復!鄧太后的兄弟們、侄子們也是全部被殺了個精光,而鄧騭自然也是被迫自殺身亡。

  除了鄧氏家族之外還有著扶風竇氏的竇融家族,這竇融原本是王莽的部將,後來因為天下大亂,自己割據河西地區,但是也沒有稱帝,最終投降於劉秀。也算是東漢的開國功臣,擔任了朝廷重臣,但是因為竇融也有自知之明,在處事為人方面格外的小心。而竇融的家族在東漢初年就十分顯赫,也是有著各種顯赫的官位,更有著北擊匈奴的竇固、竇憲。而竇融的曾孫女也是成為了漢章帝的皇后,自然也就成為了外戚。

  而漢章帝一死,也是有竇太后臨朝稱制,這也是很鄧太后的做法有些相同,一時間朝廷上下都是竇氏族人。這漢和帝自然也是十分的不滿意,也是在宦官的幫助下,除掉了竇太后的兄弟們,也就是漢和帝的舅舅,也是逼迫著自己的嫡母竇太后交出了手中的大權。而在以後竇氏家族又出了一位皇后,而這位皇后的父親也是想除掉所謂的宦官集團報仇,但是被走漏風聲,最終還是被宦官提前下手,竇氏家族也是最終慘遭滅門,下場十分淒涼。

  烏氏梁氏的梁統也是竇融的手下,跟隨者竇融一同歸附東漢,也是被封為侯。而且梁家在東漢也是成為了外戚,前後一共有著15人封侯,而到了梁冀更是有著“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等等”也是讓梁冀十分囂張,但也是與鄧氏家族和竇氏家族一樣慘遭滅門,畢竟這三大家族也都是權利堪比皇帝的權利,這樣的權利下來皇帝自然也是不允許有這樣的家族存在,自然這三大家族也是下場十分淒涼。

  鄧氏家族的開創人鄧禹,是最早追隨劉秀的元老之一,南陽集團的代表人物,名列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

  鄧禹為人方正,與人為善,他曾經對人說:“我帶領過百萬大軍,卻沒有錯殺一人,後世必有子孫興起。”

  要知道,這個時候鄧禹已經官至太傅,位極人臣,他還想讓後世兒孫興起,莫非是想讓他們當皇帝嗎?

  你還別說,後來老鄧家還真出了個跟皇帝差不多的人物。這是後話,先說鄧禹38歲時,生的六子鄧訓。

  他這個兒子不像鄧禹那樣喜歡文學,但卻遺傳了鄧禹的菩薩心腸。公元78年,漢章帝劉炟派他監理漕運工程。

  如果是常人,肯定是加班加點把工作幹好。鄧訓不!他經過考察測算,發現工程費時費力、勞民傷財,難以成功。

  就勇敢把實際情況彙報給了漢章帝,漢章帝也是從善如流,馬上下令停工,不僅節省了開支,還保全了數千工人的命。

  鄧訓當護羌校尉的時候,燒當羌部落首領迷唐率兵攻打小月氏國。朝中有人認為羌、胡相爭,漢朝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而鄧訓卻不這樣認為,他下令打開城門,把小月氏國的婦孺老弱放進城來,派兵加以保護,迷唐一看,沒便宜可佔,只好撤兵。

  經過這件事,湟中一帶的少數民族部落改變了對漢朝的看法,認為鄧訓講信用,有情有義,紛紛前來歸順。

  當時的羌、胡還比較落後,醫療條件很差,所以當地有個風俗,以病死為恥,每當病重以後,病人就用刀自殺。

  鄧訓聽說有人病重,就把他抓來綁好,不讓他接觸刀子,並派醫生給他看病,治好的人很多,男女老少都很感激。

  後來,鄧訓在任上去世。當地的官吏百姓、包括羌、胡等少數民族,從早到晚前往靈堂弔唁,每天都有好幾千人。

  當然,還有更誇張的,個別想不開的在殺死自己家的牛羊後,割腕自殺,被救活後說:“鄧使君已經死了,我們要跟著他死!”

  得知鄧訓去世,他在護烏桓校尉時的老部下集體出動,要來奔喪,以至於整個城郭都空了。鄧訓的為人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