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傳染病竟能改變歷史

  “天花、鼠疫、霍亂,這三大烈性傳染病都曾在近現代大規模暴發過。清末,由於牛痘接種的提倡和普及,天花在中國的感染率已經很低。所以,近現代中國面對的最主要的傳染病是鼠疫和霍亂。”李玉尚告訴記者。

  而其中,1910~1911年東北三省的鼠疫大流行在中國公共衛生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是因為“在此之前,天花、鼠疫和霍亂這三大烈性傳染病的不時流行並沒有促使政府把預防和控制疾病作為其職能之一”。

  雖然這使清政府在日、俄都想借防疫之名插手中國內政的情況下,才作出委派天津陸軍軍醫堂副校長伍連德主持防疫的決定,但自此以後,由中央處理地方重大傳染病在中國成為慣例,衛生從此成為國家的一項基本職能。

  “不過,那時對鼠疫和霍亂這兩種傳染病的控制,主要還是採取在易發時節施行預防注射的措施,並沒有更好的方法。”李玉尚說。火山文學

  新中國成立後,霍亂對於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壓力已經降低,但鼠疫和血吸蟲病等地方病仍存在威脅。

  在李玉尚看來,這些疾病與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都有關係,所以非常難以根治。但他認為,建國後政府對它們的控制還是非常成功的。

  不過,同為傳染病的天花、鼠疫、霍亂、sArs,也因人們對傳染病認識的逐漸改變而遭遇著不同的抵抗。

  在細菌學出現之前,人們雖然會根據疾病最主要的特徵為其命名,但一般來說,還是會把不同的傳染病全丟到“瘟疫”的筐子之中。李玉尚向記者解釋:“這是因為對民眾而言,高傳染性是它們的共同特徵;人們不會意識到這是細菌或病毒的緣故,而是認為這是天災或者瘟神作祟。”

  不過,隨著19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細菌學的建立,人們對傳染病的認識不再同一而論。人們不會再愚蠢地打著宗教的幌子進行諸如沐浴更衣、大量燃放鞭炮等在內的“請神”活動,也不再單純地在這些傳染性疾病面前採取逃跑、棄感染者和死者於不顧、阻斷交通等方式的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