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為什麼劉秀叫“成語大王”?

  公元26年,劉秀趁勢親征平定海西王董憲,又遣將軍蓋延、耿弇東征,分別拿下割據睢陽的梁王劉永、齊王張步。

  五年多時間,劉秀大軍就一舉掃平關東。

  緊接著,公元30年4月,劉秀派受封為建威大將軍的耿弇統率七軍,歷時4年,平復隗囂盤踞的西北隴右;又令大司馬吳漢、將軍來歙、蓋延、岑彭等分別從南北兩線攻略川蜀,於公元36年10月擊敗梟雄公孫述。

  至此,劉秀稱帝后用了12年的時間翦滅群雄,結束了王莽新朝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局面,東漢王朝重新迴歸到大一統的新時代。

  (三)“柔道治天下“用了20年時間,創下史上有名的“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馬上得天下“後,更為難得的是,他採取“柔道治天下“的方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20年的勵精圖治,到公元57年,全國人口增至兩千多萬人,在一片廢墟中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呈現了國勢昌盛的繁榮景象,史稱“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真正兌現了他一統天下時立下的宏願: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可以說,劉秀是史上最好、最仁慈的開國皇帝,他不似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那樣取得天下後“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屠殺開國元勳,而始終以“柔道“善待下屬,尤其善待“雲臺二十八將、三十二名臣“,令人欽佩不已。

  他採取“偃干戈,修文德“、“去甲兵,敦儒學“的方式友情提示功臣們可以主動退休,可得“高秩厚禮“。

  明事理手握重兵的開國功臣由此上交兵權,不再過問政事,安享晚年生活。

  如:高密侯鄧禹從此在家研究儒家經典,還要求13個兒子各習一門技藝謀生,不非法牟利,不以功臣自居。

  膠東侯賈復等功臣也都交出將軍印信綬帶,安然無恙地過上退隱的閒適生活。

  就這樣,光武帝劉秀與開國功臣繼續保持其樂融融的相處狀態,成就了彼此之間一生既是君臣、又是好友的歷史佳話。

  光武帝劉秀以“柔“治天下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大力啟用大批有能力的文人儒士去引領、恢復和發展百廢待興的新朝。

  如重用鐵面無私的洛陽上東城門候郅惲,請他擔任太子的老師;對不畏權貴得罪湖陽公主的董宣給予肯定;把秉公執法的祭遵提任為刺奸將軍等等,這些舉措很好地營造了後漢開國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和幹事創業的優質環境。

  此外,光武帝劉秀尤其善待老百姓,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

  制定以保守為主的邊防政策,不遠征匈奴以息戰養民。

  對少數民族採取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以德治邊“政策,重視商貿往來。

  下達九詔釋放奴婢、刑徒,可返歸田園務農,極大地緩和了當時緊張的階級矛盾,有效地安定了社會秩序。

  實行度田制度抑制豪強,對農民輕徭薄賦,改為三十稅一,對山林川澤免除“假稅“;興修水利;精簡機構,裁減冗員,整頓官場風氣,減輕農民負擔等等,後漢初年的農業生產得到較快恢復和發展。

  更為難得的是,光武帝劉秀對自己要求極嚴。

  他生前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朗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

  死後(公元57年駕崩)實行“薄葬“。

  這就是全能皇帝劉秀,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其傳奇而又務實、謙虛而又溫柔的一生,沒有秦始皇的殘暴折騰,沒有漢高祖劉邦的流氓習性,也不似朱元璋那樣殘暴多疑……遠遠超過了這些了不起的開國之君。

  為此,光武帝劉秀被譽為史上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