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吳三桂投降清軍是因為陳圓圓嗎?

  3.第三,分析勢力不能只看清軍與吳三桂之間,還有考慮大順李自成的勢力。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精銳部隊也達到了十萬以上。山海關雖然是天險,但也只是一個兵防要塞,任何的給養物資都需要靠外界的補給。以前有大明王朝為山海關進行補給,而現在的山海關夾在大順與清軍之間,必須選擇一個勢力進行依附。

  說完勢力問題,我們大概可以理解彼時吳三桂的心情了。當時的吳三桂其實內心十分的矛盾,左邊是剛剛殺死自己君主的大順勢力,右邊是與之打了十幾年戰的滿清勢力。如果勢力足夠強大,我相信吳三桂一定哪一個都不願意投降。但是沒有辦法,雖然手上的關寧鐵騎足夠精銳,但是無奈於勢力微弱,只能在兩大勢力中選一個依附。

  當然,大順李自成與清軍多爾袞也清楚地知道,儘管吳三桂勢力比不上他們,但吳三桂的山海關卻是鎖定戰局的關鍵。於是,兩大勢力紛紛使出自己的殺手鐧招降吳三桂:李自成派了唐通帶著四萬兩白銀前往招撫吳三桂,美名其曰“犒師”;而清軍一直打不進關內的原因,就是因為吳三桂佔據著山海關之險,所以很早就一直在對吳三桂進行招降,比如曾經多次派遣明朝的祖可法前去招降吳三桂。

  所以我們知道了,彼時的吳三桂是大順與清朝之間的香饃饃,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吳三桂最終在滿清與大順之間選擇了投降清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