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文天祥生不逢時!

  空有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的文天祥,熱淚盈眶的從江老手裡接下來抗元的重任,誓死與國家共存亡!

  散盡家財,勤王救國

  德祐元年,蒙古大軍瘋狂南下,直指臨安,眼看南宋就要被人連根拔起。39歲的文天祥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變賣家產,積極救國,開始了他一生中高尚且悲亢的事業。

  散盡家財的文天祥火速集結3萬兵馬,飄零的南宋像看到浮木一般,命文天祥火速進京。

  一些朋友不忍看他飛蛾撲火,奉勸到“元兵分三路南下進攻,勢不可擋,你的這些烏合之眾無異於螳臂當車。”

  可文天祥認為,身為大宋的子民,國家危難之時,豈有做縮頭烏龜之理?

  當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了臨安,大臣早已作鳥獸散跑了大半。此時的南宋還做著求和的黃粱夢,不顧文天祥的勸諫,要他出城與元丞相伯顏談判。結果可想而知,談判失敗,文天祥被扣押。

  後在一次鎮江的戰亂中,文天祥在江湖義士的幫助下成功逃脫,以一己之軀繼續抗元。

  寧死不屈,名流千古

  但是大宋的氣數盡了,文天祥回天乏術,自己也落了個再次被捕的下場。元朝看中了文天祥在漢人中的威望,想要招降。心中自有丹心照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天祥寧死不從,甚至對忽必烈說出“我是宋朝人,世代接受宋朝恩典,忠臣不事二主,但求一死。”

  忽必烈沉默地看著他,知道在這場武力與信念的鬥爭中,自己敗給了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哪怕大元的鐵騎踢開西伯利亞,佔領尼布楚,但終究輸給了四個字——民族氣節。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斬首示眾,年僅47歲。

  南宋的最後一位民族英雄就這樣化作一縷忠魂,飄蕩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俯瞰著祖國的山嶽河川。

  他死了!但他還活著!

  在這片天地,永遠都有人在歌頌著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