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因此劉邦當面用最激烈的語言,將神醫罵跑。而他的罵,完全是做給呂后看的。如果不罵,表現得堅決,呂后還會送更多醫生到自己身邊,這樣就會給更多人增加危險。事後,劉邦又給了醫生五十斤黃金,實際就是為了向醫生表達歉意。

  自劉邦起兵以來,便有著寬厚長者的稱號。由此看來,劉邦的寬厚真是名不虛傳。蘇軾曾說:

  “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

  也就是說,劉邦之所以能取天下,就是因為他不好殺人,喜歡容人。劉邦崛起於布衣,即使當了皇帝,其身上仍帶有僅屬於普通人的善良光輝。

  事實上,能夠表現劉邦寬厚善良的史料,還有很多。究劉邦一生,總是救人多,殺人少。例如劉邦攻入咸陽,攻滅秦朝後,沒有像項羽那麼大肆屠戮平民,而是“約法三章”,秋毫無犯。

  經過楚漢戰爭,劉邦擊殺了項羽。然而他並沒有像後世其他帝王一樣,對項氏家族斬草除根,反而規定一個都不準殺,而且還將項氏皆改姓為劉。

  公元前200年,劉邦在白登山敗給了冒頓單于。帶著一肚子氣,劉邦順道經過了自己的女婿——趙王張敖的封國。為了發洩自己的憤怒,劉邦將女婿罵得狗血淋頭。張敖的家臣貫高、趙午見自己主公受辱,皆勃然大怒。於是他們瞞著張敖,準備在柏人縣刺殺劉邦。

  然而劉邦到達柏人縣後,卻認為此縣名稱近似於“迫人”,因此並沒有在當地停留。由此,貫高等人的陰謀,完全失敗了。不久後,貫高等人的密謀被知情者告發,致使他們和張敖一起全部被捕。

  經過嚴刑拷打,體無完膚的貫高等人皆聲稱:“這次刺殺都是他們自己的主意,跟張敖一點關係也沒有”。聽說了貫高的堅忍,劉邦決定親自審問他。在審問期間,劉邦被貫高的氣節所感染,併為自己無故辱罵張敖而羞愧。因此他不僅赦免了張敖,還將貫高的同夥全部釋放。最終,因貫高刺殺事件而死的,僅有因慚愧而自殺的貫高一人。

  看到這裡,許多讀者或許就要問:“既然劉邦這麼寬厚,又為何要誅殺韓信、彭越以及英布等功臣呢??”

  首先,劉邦並沒有像朱元璋那樣大殺功臣。劉邦一共封了100多個侯,真正被殺的只有淮陰侯韓信。其他的功臣,皆以富貴和高爵而善終。即使是劉邦最為痛恨,曾屢次背叛自己的雍齒,也得到了封侯之賞,並得以頤養天年。也就是說,劉邦真正要殺的,只有那些威脅統一的異姓王,從來都不是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