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揭秘古代的“非誠勿擾”

  如果說農曆“三月三”是古代白天的相親節,那麼“元宵節”則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親節。

  元宵節晚上,古代青年單身男女走上街頭,借賞燈、逛花市的名義,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男女彼此也心照不宣,會用眼角餘光偷看異性,心裡七上八下,但又憧憬著那份“燈下邂逅”的心動緣分,自有一番“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浪漫。單身男女一旦看上心儀的人,便會請朋友上前自報家門,如對方也有“眼緣”,那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然後彼此留下姓名、地址———儘管當時沒有手機。雙方回家後各自稟告自己的父母,於是父母大人便可按照“明媒正娶”的程序,“熱熱鬧鬧”而且“嚴肅認真”地走一下過場,直到把這個“燈下緣分”送到婚姻洞房。

  唐朝時,就在新科進士舉行“同年”大會這天,城裡權貴家的待嫁美女便傾城出動,湧向曲江尋找意中人。如果相中了,就告訴有權有錢的父母安排去提親,而且大多是當即舉行婚禮。

  古代還有一個“七夕節”,很多人認為這個也是古代的相親節,其實,這個節在古代是夫妻節,不過被當下人當成“情人節”來過,實在是謬誤,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情人與夫妻涇渭分明,牛郎織女更像是分居兩地的夫妻。

  在古代,除了“三月三”、元宵節這樣屬於普通老百姓的相親節外,還有一個十分高端的相親節,那就是“同年大會”,即“新科狀元”相親節,不過這個所謂的高端“相親節”,是專門為古代權貴們挑選女婿而設立的,儘管如此,這個“高端相親節”卻沒有古代老百姓相親節那樣溫情脈脈,文明禮貌,而是充滿了暴力,有時還上演“全武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唐朝時,每逢朝廷舉辦科舉考試,全國秀才們奔赴長安。發榜那天,參加應試的秀才都擠著去看榜,凡中了進士的,便湊錢一起到當時長安城景緻最好的曲江池畔,舉行“同年”大會。唐代進士非常難考,報名應試數十萬人,最後錄取的進士卻不過幾百人,考上的就顯得特別“金貴”,於是,就在新科進士舉行“同年”大會這天,城裡權貴家的待嫁美女便傾城出動,湧向曲江尋找意中人。如果相中了,就告訴有權有錢的父母安排去提親,而且大多是當即舉行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