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奸臣”章惇?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貶官跟今天我們所理解的到地方任職完全不是一回事。當時南方許多地區還未開化,貶官外放就相當於給官員判刑,越往南等於刑罰越重。在章惇之前,幾乎沒有這麼高級別的文官被貶到長江以南,可他卻被貶到了嶺南,這處罰相當於是宋朝文官系統內的死刑判決了。

  高滔滔執政期間,新黨成員遭到毀滅性打擊,許多人都在貶官外放途中去世,這更加深了新黨和舊黨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章惇當時的處境非常艱難,桀驁不馴的性格更加深了他所承受的苦難。不過在這一期間,他都隱忍地活著,他要等待一個人快點長大,因為大宋王朝未來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人的身上。

  元祐八年(1093年),太皇太后高滔滔病逝,時年十七歲的宋哲宗開始親政。宋哲宗年齡雖然不大,可志向卻不小。他對舊黨提倡的保守政策深惡痛絕,只是此前一直受太皇太后壓制,無可奈何。因此當宋哲宗親政後,大宋朝廷再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次輪到舊黨成員倒黴,新黨成員得到重用。章惇被第一時間召回京師,官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首相)。

  章惇是個性情中人,此前數年的苦難經歷讓他對舊黨深惡痛絕。因此在他手握大權後,清算元祐黨人(舊黨)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章扒皮”的本色在這輪清算行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甚至向宋哲宗提出請求,要挖掉司馬光、呂公著等舊黨核心成員的墳墓,不過沒得到宋哲宗的答應。

  話又說回來,清算歸清算,章惇並沒有忘記正事。他在執政後開始全面推行新政、修整水利、整肅吏治。短短几年時間裡,大宋王朝就出現了煥然一新的局面。

  高滔滔主政期間,宋朝對外實行安撫政策,哪怕是對西夏這樣的小國,都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可是章惇上臺後,一切就完全改變了。他先是派軍隊收復了此前被司馬光等人割讓出去的河湟地區,成功開拓了宋朝的版圖。後又發動對西夏的全面戰爭,在兩次“平夏城之戰”中殲滅西夏主力,幾乎將西夏打得滅國。在章惇的強硬政策主導下,大宋王朝在短短几年時間中開疆千里,取得了自宋朝開國以後最好的對外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