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周襄王親手斷送了周朝崛起的機會

  當時天下什麼情況?

  齊桓公已死,霸權旁落,正是天下最迷人的那隻小梅發怒走丟的時候,為了這隻鹿,秦、晉、楚、齊四大強國各施手段,說白了,因為權力制衡的關係,這時候誰都不敢得罪周,誰都得巴著點周,最後呢,是晉文公率先出手,幫周襄王平定了江山。

  平定江山之後怎麼辦?

  周管理天下采用的是“五服制”。

  王城五百里之內為甸服,再五百里,侯服;再五百里,綏服;再五百里,要服;再五百里,荒服。

  相當於分級管理,每級有不同的義務,拿貢賦來說。

  甸服一天一次,侯服一月一次,綏服三月一次,要服一年一次,荒服一次。

  也就是說,東遷以後,周天子可以直接管轄的地區只有甸服,五百里,甸服上的收入也全部歸他所有。

  五百里,地盤不小了,東周,有多少諸侯是從百里小國發展起來的,更何況,周襄王與其他諸侯比,還有政治上的優勢。

  這時候,因為小梅發怒胡亂逛悠,還沒找到主人的關係,秦、晉、楚、齊四大強國誰都不敢先得罪他,周襄王還是天下共主,有政治上的優勢。

  別人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則完全不必。

  大可藉此時機勵兵養民,發展實力,同時呢,以天子的身份,很是搞一些火上澆油、縱橫捭闔的手段,周室崛起還是大有可為的,可週襄王呢?

  晉文公幫了他,他這一開心,把甸服內的原地、溫地、陽樊、欑茅四塊地方全部送給晉文公。

  原地、溫地、陽樊、欑茅這四塊地方有多大,二百餘里。

  也就是說,周襄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把周朝一半的土地送出去了。

  原本五百里,發展還有點餘力,這回一下送出去一半,得,天子的架子不能倒,即便楚國進貢包茅,他也要厚加賞賜。

  除此之外,生活質量還不能降低,手下的大夫還需要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