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賈誼為何不被漢文帝重用?

  西漢初年,劉邦認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在於實行了郡縣制,因而他推行了郡國並行,也是在諸侯王勢力強大的情況下做出的妥協。可這個制度在實施的一開始就遇到了極大的問題,漢初分封的異姓諸侯王,造成了“武人政治的局面”,所以漢朝立國不久,又開始了與異性諸侯王的戰爭,先後殲滅了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漢初的異姓諸侯,只剩下長沙王。而在消滅了異姓王之後,劉邦大肆分封劉姓諸侯王。這樣分封的後果就是,全國一共54郡,中央直接控制的只有十五個郡,而諸侯國佔了將近40個郡。而且諸侯王在各自的封國內有極大的自主權力,可以擁有自行任命官吏,甚至擁有自己的軍隊,以及鑄幣權。

  之後諸侯王的勢力迅速膨脹,而賈誼的政策正是為了瓦解諸侯王勢力提出的措施。按理說這麼好的解決方案應該得到漢文帝的支持(漢武帝時期推行了“推恩令”),為什麼不被採納呢?

  賈誼二十三歲那年,在漢文帝提議準備讓賈誼任公卿之位時,遭到了老臣們的強烈反對,並且讒言詆譭賈誼:“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漢文帝因為賈誼的才華,“然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之”,也就是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主張。正如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所說的:“一時謀議略實行,誰道君王薄賈生?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