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左宗棠為了見偶像林則徐竟還失足落水?

  後左宗棠憶之曰:“是晚亂流而西,維舟嶽麓山下。同賢昆季侍公飲,抗談今昔。江風吹浪,柁樓竟夕有聲,與船窗人語互相響答。曙鼓欲嚴,始各別去。”

  談及新疆形勢,林公雲:“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終無成就之日,數年來留心人才,欲將此重任託付。……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屬!”

  林公遂將在新疆所積地圖資料盡付左公。此為林左兩公唯一相見。時林公甫卸任雲貴總督,年65歲,左公為在籍舉人,年37歲。林公於當年11月22日即逝,遺折中猶力薦左公於清廷。左公有挽林公聯雲:

  附公者不皆君子,間公者必是小人,憂國如家,二百餘年遺直在;

  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出師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頹。

  餘每讀至此,遙想當年湘江之夜,風雲際會,不禁感慨再三。倘林公非因鴉片之禍,銜冤大漠,則豈能洞曉新疆將值多事之秋?

  倘林公不於微賤中識左公之才,引為知己,託以大事,則左公又豈能於二十餘載後,力排眾議,大義陳言“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若新疆不固,則蒙古不安,非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倘無此晤,左公又豈能以衰邁之年,舁櫬出關,慷慨赴難,運籌決勝,復新疆版圖歸於中國?

  倘無此晤,餘真恐今日萬里新疆之土真陷於異域,維漢各族同胞或淪為外族,直至豆剖瓜分,中國之命運實難卜矣。此餘敢思而不敢深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