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齊頃公自導自演的外交“克隆秀”

  此役,齊國大傷元氣,齊頃公也險些當了俘虜。齊頃公戰敗後回國路過徐關,還對保衛徐關的士兵說:“勉之!齊師敗矣。”也就是說,大家好好努力,我們這仗打敗了。

  戰勝方的晉國在和解條件中,還特別提出一條:“必以蕭同叔子為質”。拿齊國的“國母”作人質,這是齊頃公絕不能接受的,齊國上下也都抗議此事,為此齊國表示要舉國“決戰到底”,晉國才放棄此項要求。

  第二年(魯成公三年)十二月,齊頃公到晉國行朝聘禮。將要舉行授玉禮節時,晉國執政郤克還記得被齊頃公母親嘲笑的事,上前說:“您是為了女人的戲笑而受到羞辱。所以寡君不敢當授玉之禮。”可見郤克是何等耿耿於懷。授玉,就是要把朝見天子時所用的玉圭交給晉景公,是表示恭敬、臣服。郤克上前阻止了齊頃公,表示晉景公不敢接受,因為晉景公只是諸侯國君,不是天子,所以不敢受此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大禮。

  齊頃公後來開始輕徭薄賦,關心百姓疾苦,民心大悅。對外,也以厚禮待各諸侯。頃公死前,百姓歸附,諸侯不敢來犯!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頃公)十一年,“齊頃公朝晉,歸而頃公弛苑囿,薄賦斂,振孤問疾,虛積聚以救民,民亦大說。厚禮諸侯。竟頃公卒,百姓附,諸侯不犯。”

  縱觀齊頃公,“三入三出”救逄醜父可算是有義氣;戰敗對徐關士兵還說:“勉之!齊師敗矣”,也算敗不餒;輕徭薄賦,關心百姓疾苦,諸侯不來犯;也算個勵精圖治的好君王了!就是戲弄四國使臣,拿別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之事,就有些不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