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美利堅的國恥:“火燒白宮”

  “火燒白宮”後,英軍開始搜尋美國國庫,希望找到錢或有價值的物品,但英軍只找到了舊檔案。為洩憤,英軍焚燬了美國財政部和其他公共建築物。幸運的是,在華盛頓成為一片火海不到一天內,突然下起的暴雨澆滅大部分火焰。同時一場龍捲風穿過市中心,風暴迫使英軍撤回軍艦,佔領華盛頓的行動只持續了26個小時。

  9月1日,麥迪遜回到華盛頓,他發佈了一份聲明,呼籲公民保衛哥倫比亞特區。由於首都被毀嚴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政府和國會只能在郵局內開會。為了掩蓋被大火燒過的痕跡,1814年這座總統府棕紅色的石頭牆被塗上了白色。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將其命名為“白宮”。

  英軍焚燬美國首都一事傳到歐洲大陸之後,人們對此感到震驚,並予以了譴責。

  美國輿論更是抨擊英軍摧毀華盛頓是不必要的破壞行徑。但大多數英國人卻認為,鑑於美軍入侵加拿大所造成的損失,焚燬華盛頓是正當的。

  儘管這場美英戰爭在1815年2月宣告結束,但美國對於英國“火燒白宮”一直記憶猶新,直到上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美軍還制定了同英國作戰的“紅色戰爭計劃”,研究美軍如何防守大西洋沿岸,避免首都華盛頓再度被英軍佔領。

  時至今日,“火燒白宮”還是很多美國人心中無法釋懷的一段屈辱史。

  閒的發慌的我們可以在諸多社交平臺軟件或者是視頻軟件中宣傳宣傳。測測老美仔的忍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