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宣揚對起義軍仁慈之至的岳飛

  當時岳飛軍將士二萬四千餘人。彭鐵大聽說承宣使岳飛帶兵來征討,宣言道:“人言嶽承宣智勇為天下第一,我今破之。嶽承宣且敗,他人若何?”

  岳飛聽後一笑置之,為爭取避免流血,又先派了兩名“辯士”到彭鐵大營寨去勸降,農民領袖彭鐵大回答說:“為我語嶽承宣使,吾寧敗不肯降!”

  這時岳飛已掌握了起義軍的虛實情況,遂發動了進攻。起義軍經過艱苦的抗擊,最後失敗,彭鐵大在馬背上被岳飛生擒;二萬多老弱被俘,後被岳飛放回老家。逃散的起義軍戰士又聚集起來,轉移到重要的據點──固石洞堅守。岳飛屯大軍於瑞金縣,

  自己率領千餘騎趕至固石洞。他又派辯士對李動天勸降說:“汝誠眾且險,能保不敗耶?”勸降無效,又進行脅降:“敗而後降,吾不汝貰!”

  但勸誘、威脅都不能使起義軍屈服。岳飛對起義軍奈何不得,遂率大軍列陣山下,缺乏陣地戰經驗的農民起義軍,又被岳飛用計打敗了。許多起義者寧死不屈,紛紛投崖壯烈犧牲。官軍攻上山後岳飛傳令軍中:“毋殺一人!”

  岳飛沒有傷害被包圍的起義群眾。如果是別的將帥,對這些寧死不屈的農民起義軍戰士必會勃然大怒,毫不猶豫地下令誅殺。而岳飛畢竟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的痛苦。毅然地說:“此輩雖兇頑,然本愚民耳,殺之何益?”

  岳飛挑選了其中一部分勇銳精壯的起義軍戰士,編入軍中,其餘統放歸田裡,並令地方官吏“使各安業耕種”。

  更棘手的事還在後頭。宋高宗傳下密旨給岳飛,要他血洗虔城,為隆佑太后在虔城受“震驚”洩憤。岳飛接到密旨,認為無辜之民又有何罪?他拒不執行,上書高宗:“請誅首惡,而赦脅從。”

  宋高宗惡狠狠地批覆:“不許!”

  岳飛再次上書,高宗置之不理。岳飛繼續上書,堅持己見,宋高宗不得已讓岳飛自己裁決。岳飛把彭鐵大、李動天等農民起義領袖殺害了,但保住了虔城居民不受屠戮。贛州人民為感念岳飛拒旨屠城的恩德,繪岳飛像掛在家中以作紀念。八年後,岳飛被害,每逢他的忌日,當地人民則為他施捨錢、飯給寺廟,請和尚為岳飛超度。

  七月中旬,平定了吉、虔的農民起義後,岳飛被宋高宗催促“赴行在”。岳飛同長子岳雲從九江出發,九月九日到達杭州。十叄日,岳飛第一次覲見皇帝。高宗賜給岳飛金線戰袍、金帶手刀、銀纏槍,一匹戰馬外配海皮鞍,還有衣甲、弓箭、馬鎧各一副。還特賜岳飛一面繡著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的旗子,令岳飛在行軍時務必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