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三國時期邊境遊牧民族的發展詳情解說(一)

  並沒有經過全體鮮卑大人推舉。

  他試探了草原的規則

  但是,子不類父,和連水平不行,貪淫且不公平,不能代表最廣大鮮卑部落聯盟間的根本利益,鮮卑聯解體,半數鮮卑部落叛離,宣佈不再搭理鮮卑聯總統和連。(和連材力不及父,而貪淫,斷法不平,眾叛者半)

  和連沒多久就死了,隨後剩下的統治集團在繼承人的爭奪上開始崩塌,“鮮卑第一屆聯合體合眾國”解體了。(靈帝末年數為寇鈔,攻北地,北地庶人善弩射者射中和連,和連即死。其子騫曼小,兄子魁頭代立。魁頭既立後,騫曼長大,與魁頭爭國,眾遂離散)

  和連死後,其子騫曼尚幼,遂由侄子魁頭繼位,騫曼成人後,與魁頭爭位,導致鮮卑王庭內亂,部族逃散,儘管魁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鮮卑王庭已然名存實亡。各部族不再接受王庭統轄,權利自相承襲,鮮卑族徹底走向衰敗。

  魁頭死後,其弟步度根繼位,西部鮮卑叛離,中部和東部鮮卑則形成了三個較大的部族集團:

  步度根,幷州太原、雁門一帶;

  軻比能,幽州代郡、上谷一帶;

  素利、彌加、闕機,幽州遼西、右北平、漁陽塞外一帶。

  檀石槐這個鮮卑聯第一任總統過世後,由於他開了繼承人的世襲制度,自此所有的各地鮮卑部落的領導人,也都開始了世襲的制度嘗試。(自檀石槐死後,諸大人遂世相襲也)

  檀石槐死的時間好巧,此時已經東漢末年了,董卓沒多久就要闖進洛陽瓷器店了,中原的袁紹,曹操因此非常幸運的得到了面對北境鮮卑解套的機會。

  東漢末年的大亂中,重頭戲是公元184年開始的西北羌亂和橫掃全國的黃巾起義。

  北境的鮮卑聯合體在當時根本都沒入我們主要視野的眼中,其實就是因為鮮卑聯第一任檀石槐總統過早的離開鮮卑人民了,鮮卑聯邦分崩離析,各部落也開始了世襲的制度重建過程。

  任何制度的重新建立都將面臨著巨大的消耗和重組,鮮卑這個漢末真正隱性的大患在這中原群雄逐鹿進行重組的時候也進入了自我演化的下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