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三國時期邊境遊牧民族的發展詳情解說(二)

  3、張遼威猛,虎豹騎給力,亂軍裡中彩票了!

  說句實在的吧,要不是曹操洪福齊天,最後全都得折在東北!

  此戰之後,郭嘉因操勞過度病逝,年僅36。

  那五百里路程的條件太惡劣,郭嘉身體一直又不好,算是為了革命工作拼了。

  此戰過後,曹操無比後怕,深感自己年老輕狂,不僅回去厚賞之前不讓他打的同志們還主動表態:是我不對,雖然贏了,但那是老天恩典,你們說的對,今後繼續提建議,我這道歉了。(公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倖,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曹操打完烏桓後就班師了,是他自己的主意,有遼澤阻隔,強弩之末,打不動了。

  曹軍班師,不久,公孫康送袁尚、袁熙首級而來,同志們問曹操為啥,曹操說“他們跟袁家沒交情,咱們打反而讓他們抱團,咱撤軍公孫康必然把二袁腦袋送來。(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

  至此,曹操徹底掃平了中國北方。

  雙浪碰撞下,蹋頓被浪風颳倒了。

  山西猛男張遼自白狼山俯衝而下,虎豹騎亂陣斬蹋頓。

  蹋頓及名王以下大批量被斬,烏桓高層集團瞬間真空,胡漢降者達二十多萬口。

  遼東單于蘇僕延、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烏延與袁尚、袁熙僅率數千騎逃奔遼東郡。

  二十多萬投降,幾千人被那三個領導帶走,這其實也客觀說明了蹋頓此時的集權水平。

  曹操自柳城班師至易水,代郡和上郡地區的烏桓單于帶著他的中層幹部們親自發來了賀電。

  至此,烏桓這個民族被曹老闆一戰安排明白了。

  大運在時,有的浪到極致的軍事操作確實是能大力出奇跡的。

  這二十多萬降卒中,有約六萬人左右的烏桓精銳被曹老闆強制遷移到了內地。

  這幫烏桓人從此成為了曹魏的奴隸兵,在人質制度登峰造極的曹魏整編下從此成為了天下名騎。(及幽州、幷州柔所統烏丸萬餘落,悉徙其族居中國,帥從其侯王大人種眾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曹魏的奴隸兵使用水平是相當高的,《魏略》中有一段記載相當有看點:

  話說曹操死前不久,拿下了漢中回到長安,留下了一個家屬已經被扣到太原的烏桓部隊去屯兵池陽,以夷制夷的用來防被盧水胡。(至二十二年,太祖拔漢中,諸軍還到長安,因留騎督太原烏丸王魯昔,使屯池陽,以備盧水)

  結果這個烏桓王實在是太想媳婦了,於是叛變了,率其部五百騎兵逃回了幷州。(昔有愛妻,住在晉陽。昔既思之,又恐遂不得歸,乃以其部五百騎叛還幷州)

  他到達太原附近後,先是把自己這五百騎兵藏在了山谷中,自己單獨去偷渡他媳婦,並順利偷人成功。(留其餘騎置山谷間,而單騎獨入晉陽,盜取其妻)

  出城後有關部門才發現,但是漢兵想追又擔心那個烏桓王弓箭了得,於是當地領導梁習又找了鮮卑僱傭兵去追殺,最終成功射殺馱著媳婦跑不快的那位烏桓王。(已出城,州郡乃覺;吏民又畏昔善射,不敢追。習乃令從事張景,募鮮卑使逐昔。昔馬負其妻,重騎行遲,未及與其眾合,而為鮮卑所射死)

  這位烏桓王的影響力是不小的,因為曹操最開始知道他叛逃後擔心會對邊境造成巨大影響,結果聽說梁習順利弄死後提拔了梁習關內侯。(始太祖聞昔叛,恐其為亂於北邊;會聞已殺之,大喜,以習前後有策略,封為關內侯)

  這有啥看點呢?

  1、在人質制度的控制下,這位烏桓王是曹家的“騎督”,類似於朝鮮三爺當咱的縣長。

  2、曹魏的異族奴隸兵制度確實有些慘無人道,堂堂烏桓王,因為個女人鋌而走險了,估計是實在憋得受不了了。

  內遷的三郡烏桓被組成奴隸兵軍團後,其家屬後來基本上完成了中國化的編戶齊民改造,就此被統治階層馴化了。

  當時還有獨立自主性的是代郡的烏桓,當時有騎兵數萬,很有點威勢。

  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關二爺作為總牽制點鬧得中原反曹聲浪此起彼伏之時,代郡、上谷烏桓叛變了。

  結果曹操派了他的猛將兒子曹彰前去平叛。

  這夥看上去很猛的烏桓武裝被曹彰打殘,順便嚇唬住了此時在旁邊觀戰的鮮卑能人軻比能。

  烏桓,這個貫穿兩漢的熟悉名字,後面還會被不斷提起,在很多歷史進程中也還會有很多烏桓勢力參與,直到東晉末期,慕容垂復國的時候,我們仍然能夠看到烏桓人投票參與的情況,但烏桓的體量由於被曹老闆一朝太過兇猛的摧殘,民族主體已經被打散,再沒有機會以一個主體的形勢進入歷史大視角的舞臺了。

  由於他們和漢民族交界,接觸與衝突最早也最為頻繁,烏桓也因此屬於最先一批被漸漸漢民族同化融合的民族。

  很遺憾,他們倒在了漢民族一頭栽倒的前夕。

  但是,烏桓在前期的一系列試錯對接棒的後來者產生了相當積極的影響。

  烏桓成植物人後,漢末三國的這段時間,河北的北遷漢人對北境的鮮卑騰飛起到了巨大的幫助。

  還記得曹操擊敗袁紹集團後,十幾萬的漢人逃到了遼東嗎?

  鮮卑拿到了巨大的躍遷紅利!

  大量沒有家園的能工巧匠、戰敗流離的陰謀亂臣來到了北境,幫助鮮卑人興建城寨,發展農業手工業,批量製造武器盔甲,引導鮮卑高層學習瞭解漢文化與制度。

  當時河北漢人對鮮卑的升級與進步是全方位的。

  跟蹋頓的“意外之福”其實是一樣的!

  這其實也是“慕容”和“拓跋”後面能在五胡亂華時代佔據重大戲份的關鍵起點!!!

  烏桓被曹老闆消滅後,烏桓的地盤漸漸開始被東部鮮卑接手,直到西晉初年,在經歷鮮卑各位東部大人的漫長混殺之後,東部鮮卑最終脫穎而出了三個強大勢力,分別是慕容部、段部、宇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