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孫權的孫子的確是穩打穩的“孫子”

  愛妾向孫皓訴怨,孫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了陳聲,命武士用燒紅的大鋸鋸斷陳聲的頭,將屍體投到四望臺下。孫皓以殺人為樂,他引外面的水入宮,后妃、宮女、內侍有不合意的就立刻殺了扔進水裡漂走,或者剝去麵皮,挖鑿眼睛成窟窿。

  丹楊刁玄出使蜀地,聽到了司馬徽與劉廙論運命歷數等事。回來後刁玄添油加醋哄騙國人說:“黃旗紫蓋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是荊揚的君主啊!”

  刁玄又得到從晉國投降過來的人,逼迫他們偽造了壽春童謠說“吳天子當北上”。孫皓大為高興:“這是天命啊!”

  隨即用車子拉著其親母妻子及後宮數千人,沿著牛渚陸道西上去洛陽以順天命。路上遇到大雪,道途陷壞不能走,兵士披甲持仗,一百人共拉一輛車,寒凍而死的不計其數。兵士不堪忍受,都說:“若遇到敵人就倒戈投降吧。”孫皓聽到了這樣的抱怨才停止了北上洛陽的荒唐事。

  吳國的忠諫者被誅殺,讒諛者可以加官進爵,朝政日益腐敗。孫皓喜歡宴請群臣狂飲,每次宴會都要強逼大臣喝醉,旁邊置十個黃門郎侍立,終日作為司過之吏,監視那些不喝酒的大臣。

  宴會結束後,命喝醉的大臣彼此揭發他人的缺失,比如什麼時候迕視過孫皓,什麼時候說過孫皓的閒話之類,誰要是不幸被揭發出來,孫皓便一刀將他砍了。受到孫皓邀請參加赴宴的人個個膽顫心驚,臨赴宴前大多要與妻子兒女含淚相別。

  有個叫韋曜的侍中,孫皓因為修史的事情生他的氣。他規定每人在宴會上必須喝夠七升酒。韋曜本來酒量極小,最多隻能飲二升,便偷偷以茶代酒。孫皓責罵他違抗命令,把他抓起來殺了。還有一次在宴會後常侍王蕃醉倒在大殿上,孫皓便將不省人事的王蕃殺了。

  會稽太守車浚為人清忠,有一年會稽郡發生旱災,百姓無力交納資糧,車浚上表請求振貸。孫皓說車浚想樹私恩,派人割下了他的頭。尚書熊睦見孫皓酷虐便婉轉地勸諫,孫皓派人用刀環撞殺了他,死後體無完膚。

  巫史說都城在建業不吉利,孫皓便遷都到了武昌,揚州百姓要逆流輸送大量物資去武昌,負擔極為沉重。

  遷都回建業後,他又大造新宮——昭明宮,供自己與后妃淫樂,二千石以下的官員都必須進山裡監督工役伐木。為了造宮殿他還下令破壞軍營獲取木材、派大開苑囿、修建土山樓觀,窮極伎巧,功役之費以億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