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參加“十月革命”的“外國人”

  張川林始終記得入伍時,首長講的話:“要節省每一粒子彈,愛護每一戈比的財產!”

  在連隊,張川林也時刻用這句話教育戰士。戰士們對一切軍備、槍械十分愛惜,只要能用的東西,都隨身攜帶著。

  張川林治軍嚴肅,深得百姓擁護。他們連隊的軍紀比較好,經常義務幫老鄉乾重活,發現誰對百姓態度粗暴,或者要吃要喝,就給予嚴格處分。所以,張川林連隊無論經過烏克蘭城市還是鄉村,到處都受到老百姓歡迎。有時,他們為了避免打擾老百姓,就露營,而老鄉堅持請他們入屋安歇,並且還拿出自己精心保藏的食物招待他們。如果他們想要買什麼,只要老鄉家裡有或者能夠找到的,都樂意賣給他們。

  1919年夏秋之間,在張川林的生活中增添了難忘的一頁:團長給張川林頒發了一枚獎章。在頒獎的時,團長表揚張川林把隊伍帶得很好,戰士們非常愛護武器和部隊財產,從連隊成立以來,沒有申請過補發任何軍需物品,連他們的飯鍋都是補過好幾次繼續使用的。最後團長深表感激地說:“中國戰士真拿我們蘇聯人民的日子當自己的日子過。”

  1919年末,張川林帶著連隊去打弗蘭格爾的同黨——馬赫諾無政府主義者匪幫。馬赫諾是俄國無政府主義史和蘇俄內戰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很早就因參加政治活動而被判刑,後來徹底接受了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理論。

  蘇俄內戰時期,馬赫諾領導烏克蘭起義軍同南俄白軍作過不妥協的鬥爭,又因與布爾什維克政見不同而爆發衝突。馬赫諾匪軍裝備的300輛機輪車,具有極大的機動性,變化神速,風馳電掣,使步兵、炮兵甚至騎兵都黯然失色。

  在一次敵我懸殊的戰鬥中,張川林和一些同志不幸落到敵人手裡。他們被剝光了衣服丟在冰天雪地裡。好不容易才死裡逃生歸隊。1920年夏秋之間,張川林和夥伴們徹底消滅了馬赫諾匪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