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擁有相似命運的她們

  如果要與鄧麗君的歌做比較的話,那些流行歌曲應該相當於《何日君再來》、《江水悠悠淚長留》或是《三年》等。

  “想得我腸兒寸斷,望得我眼兒欲穿。好容易盼到了你回來,算算已三年。想不到才相見,別離又在明天”,從鄧麗君甜絲絲又悽切切的歌聲中,或許能想象出幾分當年劉採春那哀怨委婉的悲歌。不難想見,劉採春和鄧麗君一樣,以女性歌迷居多,尤其以閨婦為最。那時,劉採春幾乎已成為商人婦,也就是那些有錢有閒但空虛度日的太太們的心聲代言人。據說,當時商人婦的婚姻生活,已成了當時的一個社會問題。大批商人長期在外不歸,大量夫妻異地分居,怨婦成群,生活不和諧,已是一種普遍現象。

  劉採春所唱的《曲》中有“莫作商人婦”一首,寫的就是因盼歸不歸而產生的閨中怨情,也就是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的意思。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曾說商人“重利輕別離”。劉採春的《曲》有一百二十首,足見其廣闊的市場需求。在沒有錄音技術的唐代,靠著一場又一場的演出,紅透大半個中國實屬不易。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劉採春並不是僅有歌喉和美貌的歌星,她還是詞曲全能的創作型歌手。“唐人朝成一詩,夕付管絃”,在《全唐詩》中,六首曲皆歸劉採春。不過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不是她的詩作,而是她把當時才子們的詩詞拿來配曲,然後歌唱。杜秋娘的《金縷衣》也存在此爭議。這種爭議,難免有男學者對女性不看好、不平等對待、不信任不尊重的嫌疑。

  有些男人只要一看到女人寫詩,而且還寫出了流傳甚廣的詩,就忍不住要懷疑,忍不住要揣測背後是不是另有一位男詩人的存在。儘管他們最後也找不出那位男詩人是誰,但他們還是要找出各種理由來懷疑。比如寫《詩藪》的胡應麟覺得劉採春的幾首詩“非晚唐調”,就否定了她的作者身份。但無論如何,後人還是記住了使它們廣為流傳的那些女人。

  作為當時的流行歌手,劉採春也難免緋聞四起。她在浙東演出時,碰上了元稹。

  元稹有個風流癖好,喜歡為相好的女人寫詩。當年,他和薛濤熱戀時,寫了一首《寄贈薛濤》,後來與劉採春戀愛時,則寫了一首《贈劉採春》。這位四處留情的文人,倒是為後人留下了一些不入正史法眼的線索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