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既包養名媛又反腐倡廉的他

  元稹調離了兩川,也就離開了薛濤。兩年後,元稹就娶了小妾安仙嬪。四年之後,他續娶了裴氏為妻。

  當時,元稹與薛濤分別時,不敢當面辭行,只寫了一首詩給她,詩曰:“錦江滑膩峨嵋秀,生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似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別後相思隔煙水,葛蒲花發五雲高。”

  言下之意,我要走了,走得遠遠的,但是我會想你的。

  唐穆宗長慶元年,即公元821年,經過一番奮發努力,元稹被提升為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第二年,便進居相位。但他僅僅幹了三個月的宰相,便被貶為浙東按察使。一時寂寞,便想起了薛濤。本來想把薛濤接到他那裡去住。這時候距他與薛濤蜀中一別,倏忽已有十二年矣!

  回想當年恍如隔世的纏綿之情,已經42歲的元稹,是否還能對年逾花甲的薛濤一往情深?

  但就在此時,一位新人進入了元稹的視野,使他再一次把薛濤拋在腦後。這位新人叫劉採春,是一位美豔少婦,和她的老公一起來元稹府上獻藝。劉採春擅長演參軍戲,又會唱歌,那種少婦的成熟嫵媚讓元稹神魂顛倒,他寫詩讚她“言詞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徊秀媚多”。他包養了劉採春達七年之久。看來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只不過是一時夢幻時的感受罷了。

  薛濤絕望之餘,悒鬱寡歡,終身未嫁。薛濤暮年退居成都西郊浣浣花溪後,晚年又移居東門錦江南岸建吟詩樓棲息其上,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望江公園內。薛濤常以律、絕兩體寫詩,當時流傳的箋紙篇幅過大,濤喜愛紅色,遂創制深紅小箋,時號“薛濤箋”。望江公園內現存古井,名“薛濤井”傳當年薛濤便是從井中汲水制箋。

  唐文宗太和三年,即公元829年9月,元稹被召回京城出任尚書右丞相,第二年再度出京,任武昌軍節度使,在來年的7月暴卒於任所。時年52歲。三年後,63歲的薛濤鬱鬱寡歡而終。薛濤病逝,葬於現在的望江公園附近。當時鎮守成都的西川節度使段文昌為她撰寫了墓銘志。如今薛濤墓與碑文早已不存,但在晚唐詩人鄭谷《蜀中三首》中,可以窺見當年薛濤墓地的景色:“渚遠江清碧簞紋,小桃花繞薛濤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