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誅元”之“男子漢”

  紅巾軍的創始人韓山童,雖自稱宋徽宗八世孫,打起的是“重開大宋之天”的戰旗。但使用的手段是散佈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同時暗地“埋伏”獨眼石人,自編自導自演。並在發佈起義宣言裡,有“蘊玉璽於海東,取精兵於日本”的內容,儼然是“天外飛仙”。

  這些手段,用於造反當初,浮動民心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用於願景規劃”,則必然“有限”,時間一長,甚至“過時”。

  因為“嗜殺”云云,“東海日本”的天兵,並不能給大家一個免於恐懼的更光明的未來。羽翼豐滿、意欲獨立創業的朱元璋漸漸悟到了紅巾軍的侷限,這位左副元帥“單幹”之際,隨著軍事勝利,政治的一大昇華,就是意識到了紅巾軍這面精神旗幟的侷限。

  當他初成氣候,打出北伐檄文時,即刻意變臉、大造形象工程——

  “拯生民於塗炭。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朱元璋最收攬天下人心的口號,是先於孫中山先生在600年之後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拯救生民於水火”。

  “驅逐韃虜”,就是推翻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元朝統治。

  “恢復中華”不是要壓迫蒙古人、色目人,而是恢復中華的道統,恢復中華傳統的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

  “立綱陳紀”,就是要重新建立秩序,新秩序是什麼?就是以三綱為核心的綱紀。

  “救濟斯民”,是四句話中的最後一句話,也是最關鍵、最能吸引民心的一句話。就是把百姓從水深火熱當中拯救出來,讓他們過上安穩的日子。

  朱元璋生活起於社會底層,曾經過著非常悲慘的生活,他在濠州,在“鍾離之東鄉”,房無片瓦,地無一壟,他看到過那些官員和富民是如何欺壓百姓,他知道百姓生活的艱難,知道百姓的期望在哪裡,所以他在口號中加上了這句話,宣揚要建立一個沒有民族壓迫的、有傳統秩序的,能夠使百姓過上安定生活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