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長安牢獄中走出的天子"

  丙吉主管的監獄一下子就空了。劉病已的兩位奶媽分別回淮陽和渭城去了。劉病已也不再是犯人了,可以做一個自由的普通百姓,真正算是虎口脫險了。丙吉忙張羅著給劉病已找一個去處。他終於打聽到劉病已的父親史皇孫劉進的舅舅史家。

  史家的一個女兒嫁給了衛太子劉據,就是史良娣。當時史家還有劉病已的舅曾祖母貞君和舅祖父史恭,一家人住在長安近郊的杜縣。丙吉便把劉病已送到杜縣史家。史恭見到這個外甥的兒子,史老太太見到這個曾外孫,驚喜交加,接過了撫養大任。老太太對劉病已異常疼愛,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照料他的生活。只有5歲的劉病已當時還沒有記憶,在新的、舒適的環境中,對之前的監獄生活逐漸淡忘了。他對長安監獄中的高牆、兩位慈祥的奶媽和那可以自由出入的丙吉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史家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為了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環境,也刻意不提長安的監獄。丙吉回到長安,繼續去做他的官,絕口不提劉病已的事情。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為過去式。

  晚年的漢武帝最終知道了"巫蠱之禍"的真相,明白了兒子劉據的苦衷與冤情。他悔恨不已,下詔罪己,開始為案件平反。劉病已的命運開始改變。

  臨終前,漢武帝依然對親自害死兒子耿耿於懷。他想到劉據這一脈中還保留著一個獨子--劉病已,於是下詔令宗正(主管皇室族系的官員)將他的名字重新載入皇室的牒譜,正式恢復了劉病已的皇室成員身份。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血緣身份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對於皇室政治來說,血緣尤其重要。它通常是一個人權力合法性的來源。對於劉病已來說,在恢復皇室身份之前,儘管他是前太子的孫子,但作為被排除在皇室隊伍外的人,他是毫無政治前途可言的。相反,他可能成為政治禍害的來源,因此達官貴人們都不願意收養劉病已。可憐的孩子只能住在舅祖父家裡。現在,劉病已恢復了皇室身份,不僅上升為貴族階層,而且具備了進入政治核心的可能性。更值得留意的是,劉病已的血脈出於漢武帝嫡長子劉據,而且是劉據這一脈唯一的後人。儘管他還沒有封爵,但政治前途無量。

  按照制度,未成年的皇室成員由掖庭令看管撫養。劉病已也從杜縣舅祖父家被接到了長安來接受撫養教育。巧的是,當時的掖庭令張賀年輕的時候是劉據的家臣。劉據生前對張賀非常好,張賀也始終念著前太子的恩德。現在,他很自然地將這種感情轉移到了對前太子的孫子的身上,對劉病已的撫養教育格外上心。

  張賀不僅在職權範圍內處處優待劉病已,而且自己資助劉病已讀書遊學。劉病已慢慢長大後,張賀還為他迎娶了暴室的嗇夫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為妻。

  依靠妻子許家、張賀和舅祖父史家的關心和資助,劉病已接受了系統的教育。他向東海澓中翁學習《詩經》,喜歡讀書,也非常用功,聞名一時。同時,劉病已也喜歡遊俠,鬥雞走馬,遊山玩水。這是當時上流社會的普遍愛好,但劉病已沒有沉溺其中,相反卻利用遊玩的機會,觀察風土人情,深知人民疾苦,接觸到了真實的社會。劉病已雖然在長安居住受教育,但還是經常回杜縣史家居住。他終身都非常喜歡杜縣一帶的山水,"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史恭的兒子劉病已的表叔史高、史曾、史玄都和劉病已在一起玩耍長大。史稱他"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數上下諸陵,周遍三輔"。年輕的劉病已在關中一帶遊歷學習,小有名氣。

  成年後,劉病已居住在長安的尚冠裡。他繼續交結官民,名聲越來越大。

  與劉病已分開後,丙吉轉任了車騎將軍軍市令,後來升遷為大將軍霍光的長史。霍光很器重他,又將他升遷為光祿大夫給事中。我們後人不知道共同居住在長安的劉病已、丙吉二人是不是經常遇到。我們知道的是,丙吉對劉病已恭敬如常,絕口不提當年之事。劉病已竟然不知道丙吉就是當年那個撫養自己的獄官。

  在劉病已18歲的時候,丙吉又給了他一個大恩。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漢武帝的兒子、年輕的漢昭帝劉弗陵駕崩,沒有留下子嗣。大將軍霍光奏請皇后徵昌邑王劉賀為新皇帝。七月,劉賀即位後,荒淫無道。霍光以劉賀淫亂多罪而廢黜了他。於是,華夏大地出現了短暫的沒有皇帝、又缺乏繼承人選的情況。

  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等大臣多次討論繼承人選,都難以決定。新的皇帝首先要從漢武帝的子孫中挑選,而且輩分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劉弗陵沒有子嗣,劉賀已經被實踐排除了;漢武帝的兒子中在世的還有廣陵王,但是廣陵王無能無德,漢武帝生前就將他排除在皇位繼承人選之外了,現在自然也不能再去迎立他這一支的人選;燕王一系也出自漢武帝親子,但是燕王劉旦謀反自殺,屬於大逆不道,他的子孫自然也喪失了繼承資格。

  現在剩下的就只有同是漢武帝兒子、並曾經是太子的衛太子劉據這一系的人選了。

  在這一系人選中,只有剛滿18歲的劉病已一人而已。

  丙吉及時抓住機會,向霍光進言說:"將軍您受孝武皇帝襁褓之託,任天下之寄。不幸孝昭皇帝早崩無嗣,之後所立非其人,復以大義廢之,天下莫不服從。方今社稷宗廟群生之命在將軍一舉。我看現在大臣們所討論的人選都是在位的諸侯宗室,忽視了那些還沒有爵位,尚在民間的皇室子孫。將軍,您是否記得,武帝臨終前的遺詔中提到將皇曾孫劉病已認祖歸宗,由掖庭撫養。這個劉病已就是前太子劉據的孫子。我在他幼少的時候見過他,現在已經十八九歲了。劉病已通經術,有美材,舉止有度,名聲在外。希望大將軍先讓劉病已入侍皇宮,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後決定大策,那麼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