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最早設立貴妃的皇帝是誰?

  為了掩人耳目,防人口舌,劉駿還煞費心機地讓殷氏認陳郡的殷琰為父,“假姓殷氏”。由於不少知情者因洩露真相被殺害,因此眾人都不知道她,究竟是哪一家的女兒。

  由於家破人亡,纖弱無助,殷氏對於這段兄妹亂倫的畸形戀情無力抗爭,也不敢抗爭。好在劉駿對她非常寵愛,這一點,從殷氏入宮後的八年時間裡為劉駿生下劉子鸞、劉子仁、劉子羽、劉子云、劉子文、劉子師以及第十二皇女這一驕人戰績上就可以略窺一二。此外,她的長子劉子鸞也得到了劉駿的青睞,數年間不斷被加封,其人氣指數甚至蓋過了太子劉子業。然而,紅顏薄命,大明六年(462)四月,殷氏病逝。殷氏死後,劉駿悲痛萬分,乃至“常思見之”。為此,劉駿特意把殷氏的棺材做得像抽屜一般,每當想見她的時候,便將棺材拉開一睹遺容,“遂為通替棺,欲見輒引替睹屍”(《南史》)。

  劉駿雖然早在孝建三年(456)就擬定了貴妃這一等級,但遲遲沒有冊封誰為貴妃。直到六年後,也就是殷氏去世後,劉駿才下決心將這一殊榮送給殷氏,“追贈貴妃,諡曰宣”(《南史》)。

  在中國歷史上,明確記載被冠以貴妃頭銜的女子,殷貴妃是第一個。與殷氏永別之後,劉駿精神渙散,不理政事。每晚臨睡前,都要在殷氏的靈前倒酒對飲,接著痛哭流涕到難以自拔。為表達對愛妃的懷念,劉駿又詔令有司為殷貴妃修建一座廟,廟成後以殷貴妃長子劉子鸞的封號,稱為新安寺。

  後來,有人提到漢武帝曾用方術與寵妃李夫人的魂魄相見之事,劉駿便也上演了一出“人鬼情未了”。但是,當劉駿想與之握手時,鬼魂卻消失了。對此,劉駿“尤哽恨”,於是效仿漢武帝給李夫人寫悼賦,親自寫了一篇悼念殷貴妃的文章《傷宣貴妃擬漢武帝李夫人賦》,賦中“遣雙靈兮達孝思,附孤魂兮展慈心。伊鞠報之必至,諒顯晦之同深”的句子確實哀豔悲愴、傷感纏綿,讓人唏噓不已。